课件编号14510363

4.1望海潮(课件)(共30张PPT)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9次 大小:853426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海潮,课件,30张,PPT,高二,语文
  • cover
(课件网) 第一单元 望海潮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修下册 初步导入 一曲词咏引四方传诵,一腔柔情书大宋风光。柳永笔下的杭州富庶美丽,自然美景和都市繁华尽收眼底,人民群众的平静生活跃然纸上,令无数读者为之沉迷。今天,我们且随作者的脚步,走进“烟柳画桥”的杭州, 品一品《望海潮》。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宋词的常识和词人柳永的相关知识。 2.诵读文本,通过合作探究完成对艺术手法的分析和鉴赏。 3.通过阅读文本,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及对美好生活的珍惜。 肆 知人论世 诵读感悟 深入探究 拓展延伸 壹 贰 叁 壹 知人论世 (一)作者简介 柳永(约987—约1053),宋代婉约派词人。字耆卿,原名三变,排行第七,景祐元年(1034)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因此世称柳七、柳屯田,宋仁宗认为他“好为淫冶讴歌之曲”,只能去“填词”,从此柳永便打出“奉旨填词柳三变”的招牌。 问题:你归纳出宋代的主要派别并列举人物和特点吗? 知人论世 相关链接———派别和特点 婉约派词人: 李煜、柳永、晏殊、欧阳修、秦观、周邦彦、李清照 婉约派特点: 其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 豪放派词人: 苏轼、辛弃疾、 岳飞 豪放派特点: 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气象宏大,意境雄浑,抒发豪情壮志。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知人论世 相关链接———四大旗帜 ”闺语”———李清照(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情长”——— 柳 永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别恨”——— 晏 殊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愁宗”——— 李 煜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知人论世 (二)写作背景 《望海潮》是柳永年轻时的作品。他从家乡福建崇安前往开封应试,路过杭州,拜谒旧交两浙转运使孙何,写了这首词赠给他。所以,有人说这是投赠之作(在宋代以长调来写景物投赠之作,当以柳永青年时期所写的这一首词为较早),但词中描写景物多于写投赠之意,我们也不妨把它作为写杭州风景的作品。柳永用铺叙的手法,由都会而重湖,由十万人家而钓叟莲娃,层层展开,淋漓尽致地反映了北宋前期人民生活安定、社会繁荣富庶的太平景象。 知人论世 (三) 题解 望海潮,词牌名。 为柳永所创,大约取意 于杭州是观潮胜地。 贰 诵读感悟 (一)明确字音 参差(cēn cī) 堑(qiàn) 玑 (jī) 绮 (qǐ) 巘(yǎn) 叟(sǒu) 羌(qiāng) 诵读感悟 (二)吟咏词韵 诵读课文,用“/”划分朗读节奏,并用“———标出这首诗的韵脚。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诵读感悟 (三)梳理脉络 本词分为上下两阕,共讲述了两个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杭州美丽和繁华。 第二部分:西湖美景和杭州人民和平宁静的生活景象。 诵读感悟 (三)梳理脉络 上阕从哪些方面表现了杭州的形胜与繁华? ——— 地理位置重要 ——— 社会条件优越 ——— 有长期繁盛的历史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三吴都会 东南形胜 繁 华 总写 分写 东南形胜 三吴都会 钱塘自古繁华 诵读感悟 (三)梳理脉络 词的下阕从哪些方面描写了杭州风貌? 下 片 西湖湖山之美 重湖 桂子 荷花 百姓生活愉悦 羌管 菱歌 嬉嬉 长官生活休闲 千骑 乘醉 吟赏 祝愿官员: 异日图将好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