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4679650

【核心素养目标】人教版二下第一单元第4课时《火车咔咔咔》《开火车》教案

日期:2025-09-20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5次 大小:12205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单元,开火车,火车咔咔咔,4课时,第一,核心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欣赏《火车咔咔咔》+编创《开火车》教学设计 课题 欣赏《火车咔咔咔》+编创《开火车》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音乐 年级 二年级 教材分析 《火车咔咔咔》是一首阿根廷乐曲,由马林巴合奏的双主题变奏曲。引子部分,沙槌模仿车轮行进的节奏,由慢渐快、由弱渐强。接着在密集的鼓点节奏衬托下,汽笛长鸣,仿佛一列火车缓缓驶出了站台。接着出现了欢快的第一主题。打击乐器沙槌以密集的节奏衬托,主题旋律在较高的音区进行,表现了乐曲欢快的情绪,仿佛火车驶出站台、行进在广阔的原野上。《开火车》是一条节奏童谣,同时也是一条编创练习,其编创的形式与《山谷回音》稍有不同:《山谷回音》是运用重复的手法,而《开火车》是根据教科书呈现的固定节奏,运用节奏填空的方式完成,可以有不同的组合。 学习目标 1.审美感知:欣赏乐曲《火车咔咔咔》,记忆乐曲的第一主题,听辨不同的乐段。2.艺术表现: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节奏、节拍、速度、力度在乐曲中的不同的表现作用。3.创意实践:在模拟自然界音响以及用身势动作表示声音强弱的活动和游戏中,认识感受音乐的力度,并随歌曲创编有趣的动作。用指定的节奏完成编创活动———《开火车》。4.文化理解:聆听歌曲,培养对音乐的浓厚兴趣,感受乐曲表现的欢快情绪。 重点 欣赏乐曲《火车咔咔咔》,掌握创编《开火车》的方法。 难点 听辨不同的乐段,感受到不同的节奏、节拍、速度、力度在乐曲中的不同的表现作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课堂导入1、视频导入教师:同学们,一起看下面的小动画,想一想动画讲了什么内容?(播放视频)生:(举手作答)师:同学们的都说得很好,你们见过或者坐过火车吗?它是什么样的,谁能给老师形容一下呢?生:见过,火车很长很长,有很多车厢连起来的。板书课题:《火车咔咔咔》 思考交流学生思考问题,引发对课题内容的兴趣。引出课题齐读课题 通过思考,引导学生探究课题。通过观看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火车的话题。 讲授新课 (一)欣赏《火车咔咔咔》1、歌曲导入。一边听音乐一边思考问题。(1)乐曲展现了一幅什么情景?火车驶出站台、行进在广阔的原野上(2)全曲一共有几个乐段?一共有九个乐段(3)你从乐曲中感受到了什么情绪?欢快、跳跃师:听完《火车咔咔咔》,请同学们看一看课本的曲谱,想一想,为什么乐曲这么长,曲谱却这么短呢?(出示曲谱)因为曲谱中有重复和循环的部分。师: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首表现火车行进的乐曲,名字叫《火车咔咔咔》。这是一首阿根廷乐曲,由马林巴合奏的双主题变奏曲。2、歌曲赏析(1)《火车咔咔咔》的演奏乐器再仔细听乐曲,你能分辨其中的主要演奏乐器是什么吗?它是管弦乐器还是打击乐器?师:我们可以听到沙槌模仿车轮行进的节奏,还有马林巴琴合奏的声音。认识马林巴琴:马林巴琴是一种打击乐器,木琴的一种,将木制琴键置于共鸣管之上,以琴槌敲打以产生旋律,但琴键较木琴阔,音域较广,音色冰凉,也有较多特殊打法。聆听马林巴琴的演奏(2)《火车咔咔咔》分段赏析①仔细倾听乐曲的引子部分:(播放音频)这一部分主要由什么乐器完成?从引子部分你能联想到什么情景?师:沙槌模仿车轮行进的节奏,由慢渐快、由弱渐强。接着在密集的鼓点节奏衬托下,汽简长鸣,仿佛一列火车缓缓驶出了站台。②仔细倾听乐曲的第一主题:(播放音频)这一部分主要由什么乐器完成?你能感受到什么情绪?从第一主题你能联想到什么情景?师:打击乐器沙槌以密集的节奏衬托马林巴琴,主题旋律在较高的音区进行,表现了乐曲欢快的情绪,仿佛火车驶出站台、行进在广阔的原野上。③仔细倾听乐曲的第二主题:(播放音频)这一部分和第一主题对比有什么不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