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4681904

大象版(2017秋)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每课教学反思(含教材目录)

日期:2025-09-19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81次 大小:18322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大象,2017,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
  • cover
大象版科学一年级下册每课教学反思 准备单元 分工合作找证据 第一单元 水与溶解 1 水的特征 2 水和盐的故事 3 水能溶解哪些物质 第二单元 植物“保育员” 1 认识常见植物 2 缺水的吊兰 3 阳光和凤仙花 第三单元 太阳与月亮 1 太阳和我们 2 太阳对动植物的影响 3 多变的月亮 第四单元 空气 1 空气知多少 2 找空气 3 观察空气 反思单元 我们也在找 准备单元 分工合作找证据 “认识动物,按腿的数量给动物分类”是一年级学生乐于参与,也能够完成的事情。教 师以任务闯关的形式展开教学过程,学生从最初的 4 种动物入手,学习认、数、说的方法, 为后面的学习奠定技能基础,然后在更高层级的闯关活动中复习、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闯 关的内容也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学生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学习兴趣。 不足之处:学生准确数出动物的腿是进行科学闯关游戏的前提条件,在闯关游戏之前,部分 学生对如何数、如何记、如何表达均不太清楚,会导致他们漫无目的地参与活动,降低了学 习效率。 “制订计划”是本单元要初步训练的探究要素,而体会“分工合作”的作用是计划组织 的重点。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分工合作的重要性,是本课的单元探究目标之一,教材有意识 地设计了一个“试误”的环节,让学生体验没有分工合作的低效与易错,然后再体验分工合 作后的高效和准确,通过明显的对比,知道科学探究离不开合理的分工与合作,并通过“举 手”等形式强化巩固,使学生对科学探究本身有了更深一层次的认识。 第一单元 水与溶解 1. 水的特征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师给让学生真正体验了像科学一样进行探究,认识到了在探究前有研究计划, 对探究活动是有很大帮助的。作为教师,只是起到了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的作用,没有 越俎代庖。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观察,并在之后进行集体交流、讨论。对学 生的探究活动只是积极地看,积极地听,感受学生的所想所做,考虑如何恰当地指导,遵循 “不干涉”原则。对于探究教学而言,并不是说教师在课堂上就不能对学生进行指导,而是 要根据具体的学情进行适度的指导,既不能全部包办代替,又不能放手不管。 【总结点评】 教师即促进者是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根本变化,是教师角色转变过程中的一次飞跃与突 变。美国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早就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加开放的要求:教师必须是促进学 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而非传统的只注重“教”的“教师”。 新的课程观强调课程是一种活动,因为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科学方法的掌握,科学态 度和科学精神的形成,都必须通过具体而生动的活动来实现。课堂教学的好坏,并不在于教 师是否把概念、规律讲清讲透讲活,而是看学生是否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勤于思考、乐于探 究。 2. 水和盐的故事 【教学反思】 本课通过问题驱动,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光有探究热情还不行,还需要老师恰当的指 引,也不会使探究变得混乱无序。在本课中老师一步步引导学生进行了问题-猜想-计划-实 验-结论的完整探究实践,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在引导过程中注意加强学生观察能力和表 达交流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科学素养也进一步得到提升。一年级要准备理解溶解的概念有 较大难度。我们只要告诉学生,他们看到的类似盐这样“化”在水里看不见了的现象就是溶 解就可以了。 【总结点评】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 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我们的教学应营造一种轻松愉快 的情境,使学生乐此不疲地致力于学习内容。但是如果没有老师的恰当的引导,对于一年级 的学生来说,很容易在探究过程中忘了要探究什么,在表达时又不知道该表达什么或怎样表 达。这些都需要老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