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779562

2023届高考作文写作提升课堂:有立亦有破,观点更鲜明+附例具解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14次 大小:2275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023届,附例具,鲜明,观点,亦有,高考
  • cover
高考作文写作提升课堂:有立亦有破,观点更鲜明 附例具解 《红楼梦》写到“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有一个情节,为元妃(贾元春)省亲修建的大观园竣工后,众人给园中桥上亭子的匾额题名。有人主张从欧阳修《醉翁亭记》“有亭翼然”一句中,取“翼然”二字;贾政认为“此亭压水而成”,题名“还须偏于水”,主张从“泻出于两峰之间”中拈出一个“泻”字,有人即附和题为“泻玉”;贾宝玉则觉得用“沁芳”更为新雅,贾政点头默许。“沁芳”二字,点出了花木映水的佳境,不落俗套;也契合元妃省亲之事,蕴藉含蓄,思虑周全。 以上材料中,众人给匾额题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热考主题:创新 立意角度:发展出于精思,进步得于创新。吾辈青年当有精思之格局,创新之能力! 发展出于精思,进步得于创新 赵柯瑶 众人在给大观园的匾额题名时,有人直接从“有亭翼然”一句中移用“翼然”二字,这无可厚非,但过于平淡。而贾宝玉根据情境独创,取名为“沁芳”,则彰显出精思与创新。 移用虽然为基础,但是价值并不大,移用不当还甚至产生“负价值”。直接移用,虽然可以彰显一个人的知识储备之丰富,进而让其产生精思。然而,直接移用的适用范围太过狭窄,多不能契合真实情境,显得很生硬,正如木头放在水里或是田里,都只是一根木头,毫无价值可言,甚至因为生搬硬套而贻笑大方,当年的“城市保卫农村”就是明证。 巧妙化用,方可达到精思的境界。隋代王胄作“庭草无人随意绿”,意境高雅。然而,这句诗并非王胄的独创,他化用了北周庾信《荡子赋》中的句子“游尘满床不用拂,细草横阶随意生”。王维化用李嘉祐的“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写出“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只添了“漠漠”“阴阴”两个词,就使原句的意境变得广阔而幽深。由此观之,巧妙化用前人的妙语精华,能为创作者带来思想的觉悟,从而创作出精品,促进文化的发展。 但有人不满足于化用,他们敢于打破陈规,在未知领域努力钻研,不断创新。“海啸级后浪”曹原创新钻研,发现了石墨烯的超导效应,震动整个学术界;屠呦呦及其团队钻研数年,排除万难,成功提取出青蒿素,挽救了无数受疟疾折磨的生命;居里夫人执着于科研,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埋头耕耘,最终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和钋,将它们当作礼物送给全人类。他们是甘愿深扎未知领域的英杰,他们的研究成果极大地促进了科学的进步与发展。现如今,在国内,施一公等科学家联合推出“科学探索奖”,以鼓励青年博思创新,勇攀科学高峰。创新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持续创新,国家才能不断发展。港珠澳大桥的成功建造,高铁的持续发展,5G技术的加速推广应用,“神舟”“天问”的继续探索……据统计,我国的创新质量,连年位居中等收入经济体首位,主要科技创新指标稳步提升,澎湃的创新动力,正在推动“中国号”巨轮驶向复兴的彼岸。中国创新的浪潮,将与时代共振,继续奔涌向前! 陶行知有言:“有发明之力者虽旧必新,无发明之力者虽新必旧。”我们青年一代,当敢思,常思,精思,争做“有发明之力者”。国家的发展与进步,皆看吾辈青年精思之格局,创新之能力! 得分点1 2022年高考作文引起话题最多的当属全国甲卷,很多考生被材料中《红楼梦》的选材所迷惑,认为命题过深过难。冷静下来分析,《红楼梦》不过是个引子,第二段关于材料的总结评价才是命题人的意图之所在。本文就非常好的紧扣了材料关键词,从“移用”和“根据情境独创”推出论点“发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