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807911

2023届高考语文作文模拟写作-“能言”和“讷言”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素材 查看:76次 大小:3999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23届,高考,语文,作文,模拟,写作
  • cover
“能言”和“讷言”-2023高三语文下 作文讲评一 2023.2.3 【原题】 《战国策》中有言:“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意思是一个人辩论的力量比九鼎还重,凭借三寸之舌能够胜过百万雄兵。这里赞美了能言善辩的好处。《论语》中有言:“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焉用佞!”意思是伶牙俐齿地与别人争辩会惹人厌恶,一个人为何要能言善辩呢?孔子的话肯定了讷言的好处。 有时候,不同古人的言论看似矛盾,但实则是他们在辩证地看待问题,这体现出他们独特的人文思想和精神特征,而这些思想在当代国家、民族、社会的各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你对“能言”和“讷言”有何个人的理解和感悟?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 材料第一段提出两个观点:《战国策》中认为能言善辩是人才的具体体现,有着积极的人生和社会意义;《论语》中认为能言善辩遭人厌恶,不如讷言更好。两个观点看似矛盾,实则统一,都是说话的艺术,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即不同情况下一个人的说话态度和方式应该有所区别。 材料第二段明确要求: 1.强调两者是辩证关系,不矛盾。需要讲清两者具体是怎样的辩证关系,前提需要讲清概念,这是写作的逻辑起点,想清楚话题的概念“是什么”。“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中的“一个事物”指“说话艺术”,两个方面是“能言”和“讷言”。这里的“讷言”意思不是“不会说”“口吃”或其他,而是指在“能言”的时候选择“不说”;“能言”语境中也并非是“夸夸其谈”,与“善言”“敢言”内涵也不同。 材料中“能言”强调“争辩”“辩论”是说理的能力。“善言”则侧重方法技巧,“敢言”侧重胆量勇气。写作界定分析举例时都要紧扣核心内涵,不得偷换或偏移。在此基础上,再谈两者关系。 文章的重点核心要讲清“何种情况,何种说话态度和方式”,离开具体情况、前提条件,空讲两者关系,是讲不通的。 2.引导思维方向,关注两者在当代国家、民族、社会各方面的作用。要关注当下,不要在故纸堆里作文章;视野格局要宏大高远,站位要高,同时又要深入到具体方面谈作用、意义和价值,不要喊口号,假大空。 3.明确写作身份-新时代的青年,即每一个“我们”,要有主人翁意识、使命感、责任感。能结合事例阐述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不人云亦云。 【触类旁通】 1.(2021无锡期末)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不少实体书店都有一面用于展示的独具特色的书墙,有一家被誉为“离天空最近”的书店,其书墙甚至贯穿了三层楼。这些书墙既能唤起读者读书的欲望,又能给读者艺术的美感。 如今,有很多学校的图书馆也筑起了高高的书墙,抬头仰望,好书满目,但这却引来不少质疑:只能远观,不能近读,美则美矣,华而不实。 对此,你有什么体验和思考?请结合材料,以“美和实用”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周作人曾说:“人生,有必要的忙,也要有必要的闲。只争朝夕的忙,是为了夕阳看花的闲。”对于生活,忙而有价,闲而有趣,才是人生最好的状态;忙出意义,闲出情义,才能体现人生真正的价值。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学生问题 1.一刀切,对半分,虚假说理。 2.两者关系讲不清。 3.偷换核心词 1,【金句】 1.在真正的口才遭到歧视的社会里,浮夸的空谈、伪善的语言以及鄙俗的饶舌就会泛滥成灾。 无论在古代还是在当代,演说术都是一种最有力的杠杆。--契诃夫 2.简洁的语言是智慧的灵魂,冗长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