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4907016

21.《诗经》二首 课件(共30张PPT)2022—2023学年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日期:2025-05-05 科目:语文 类型:课件 查看:57次 大小:612708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模块,基础,语文,中职,高教,学年
  • cover
(课件网) 诗经 二首 中国 风印 目录 第壹章 《诗经》简介 爱情诗《静女》 第贰章 战争徭役诗《采薇》 第叁章 第肆章 第壹章 《诗经》简介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关雎》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夭》 《诗经》简介 壹 《诗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原本称《诗》,编成于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期,共305篇,所以也叫《诗三百》。孔子将《诗三百》做为道德教育的教材,后来儒家学派把它当成经典,奉为“六经”之一,才称为《诗经》。 四书:《大学》《中庸》《孟子》《论语》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内容层面:风、雅、颂 诗经简介 壹 风:风土之音,即各地的民间歌谣。国风为诗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共160篇,合称十五国风。 雅:朝廷之音,即贵族宴赏或诸侯朝会时的乐歌。《大雅》《小雅》 颂:宗庙之音,即宗庙祭祀的乐歌和史诗。《周颂》《鲁颂》《商颂》 艺术手法:赋、比、兴 《诗经》简介 壹 赋:“铺陈其事而直言之” 。 铺陈叙述。 比:“以彼物喻此物”。 比喻、打比方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由描写其他事物来使人产生相似或相关联想,再引起主题。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诗经》的地位 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公羊传》 《诗经》简介 壹 《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奠定了我国诗歌的优良传统,哺育了一代又一代诗人,我国诗歌艺术的民族特色由此肇端而形成。 《诗经》广泛地反映了古代社会生活,富于写实精神,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第贰章 爱情诗—《静女》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邶风.击鼓》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秦风.蒹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周南.桃夭》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爱情诗《诗经》 贰 静女其姝(shū),俟(sì)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chí chú)。 静女其娈(luán),贻我彤管。彤管有炜(wěi),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tí),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爱情诗《诗经》 贰 静女其姝(shū),俟(sì)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chí chú)。 静女其娈(luán),贻我彤管。彤管有炜(wěi),说(yuè)怿女(rǔ)美。 自牧归(kuì)荑(tí),洵美且异。匪(fēi)女(rǔ)之为美,美人之贻。 PPT模板 http:///moban/ 通假字产生的原因: 一、古代早期语言文字并没有形成一个规范的体系 二、古人在做记录时,一时想不出本字而用了别字代替 三、遗失的古籍常常需要背诵者口诵,记录者依据声音来记录,疏于校对,以致字形常常出现讹误。 四、古人在创作时有许多避讳,常会使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 通假字:指汉字中的互相通用及假借的用法,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本字 爱情诗《静女》 贰 《诗经》简介 壹 爱:同“薆”,隐藏。 见:同“现”,出现。 说:通“悦”,喜爱。 女:同“汝”,指彤管。 归:通“馈”,赠。 匪:同“非”,不是。 女:通“汝”,指荑。 爱情诗《诗经》 贰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