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第2课时 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有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太太冒雪爬上海拔一千多米的高山。因为这座山上有一个寺庙。她祈求“神灵”为她生病的孙子降福,并保佑她八十岁的老伴长命百岁。生活并不宽裕的她 临下山时留下一百元钱,专门嘱咐说,这钱是“修庙宇、塑神像”的。这位老太太这么大年纪冒雪爬上高山之巅,并留下自己平时吃俭用的一百元钱,是什么原因?因为在她心目中,“神灵”支配了她一家人的命运。 一位“勇敢”的老太太 哲学与世界观 分 议 题 一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不是对某类事物的观点, 不是零散的具体的看法。 注意: A、人人都有世界观; B、人们的世界观不一定都是科学的; (一)从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上看: 1、世界观的含义: 问题: 这位老太太有没有世界观? 她的世界观怎样? 世界观人人都有,世界观往往是自发形成的、不自觉的、不系统的(零散的),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一)从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上看: 2、世界观的特点: A.世界观人人都有(但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 B.但往往是自发的、朴素的、零散的,缺乏理论论证的,故而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C.研究的对象是关于整个世界最普遍、最一般的问题(不是具体的,个别的); 哲学家们的世界观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万物皆从水中产生,最后又复归于水。整个宇宙就是靠水蒸气维持的有生命的机体。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的本原是“火”,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火构成的。 明代的王守仁认为,“人者,天地万物之心也;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心即是天” ,“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 下列说法是世界观的是 A.闻鸡起舞,张三早上5点起床早读 B.5G手机问世 C.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D.太阳东升西落 E.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F.春夏秋冬四季交替 G.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H.上帝创造了一切 CGH 老太太有自己的世界观,那老太太是哲学家吗? 问题 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还不等于哲学。 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就是哲学 (2)联系: ①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②世界观和哲学都把整个世界当作研究对象,都是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总的观点。 (1)区别: ①含义不同。 ②世界观是自发形成的,人人都有,是零散的、朴素的、缺乏理论论证的; 而哲学则把零散的朴素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具有严密的逻辑和完整的理论体系。 3、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 世界观与方法论 分 议 题 二 某村一座刚盖好的农宅中不明原因地先后有很多人死去,从此再也无人敢住,村子里的人认为此地风水不好,于是便称为“凶宅”。在此期间,这家住户也曾多次烧香拜佛,祈求神灵保佑,但终不能制止死人现象的发生。后来村子里住进了扶贫工作组,工作组的同志认为,“凶宅”发生的死亡现象不是偶然的,一定有原因。经过实地考察、调研后,终于真相大白,祸根就来自于地基中的一种放射性石料…… 思考:材料中村子里的人及住户在处理“凶宅”问题上的方法和工作组的同志有什么不同?原因是什么? “凶宅”的秘密 思想 认为风水不好 行动 称为“凶宅”,无人敢住。 非偶然、有原因 考察、调研,真相大白。 工作组 村民 世界观 方法论 人们对整个世界的 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 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决定 体现 (二)从哲学与方法论的关系上看: 2、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1、什么是方法论 3、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③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二者的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