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测量气温》说课稿 苏教版(2017)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 新教材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教材苏教版(2017)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观测天气》单元的第1课《测量气温》。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二、说学情 五、说教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七、说板书设计 目 录 三、说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重难点 八、说教学反思 一、说教材 《测量气温》是新教材苏教版(2017)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观测天气》的第1课。本课从学生生活的环境出发,逐步深入地安排了四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通过操作练习,让学生学会用气温计测量气温的方法。第二部分,通过讨论,认识到知道准确的气温有什么作用。第三部分是动手活动,测量不同地方的气温,发现不同情况下的气温并不相同。第四部分是一个阅读活动,通过阅读让学生了解了解百叶箱的用途,从而引导学生懂得测量标准化及其意义。 二、说学情 三年级学生对天气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感官的感知,或听家长、天气预报对天气的描述。他们没有进行过科学工具对天气的一些基本特征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活动。气温计是测量气温的专用工具,使用气温计可以测量周围空气的温度,可以知道我们所在区域的气温。本课将在此基础上利用气温计模型练习并掌握气温计的正确读数方法,并从测量气温的标准化要求去认识百叶箱的设计原理。对三年级学生认知水平而言,学习并掌握气温计的正确读数方法需要付出努力,探究百叶箱设计原理有一定难度。 三、说教学目标 1.通过讨论,认识到气温作为天气要素的重要性。 2.学习使用气温计,掌握温度的正确读、写方法。 3.阅读资料,了解百叶箱的用途。 4.学习用气温计测量气温,描述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 5.测量气温,发现不同情况下气温的差异性。 6.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测量并比较向阳和背阴处气温的差异。 7.通过百叶箱的设计,理解标准化测量的重要意义。 8.能解释并举例说明气温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并对自己的日常生活做出及时调整。 9.懂得工具的使用能提高观测气温的精确性。 四、说教学重难点 学习使用气温计,掌握温度的正确读、写方法。 教学重点 会描述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发现不同情况下气温的差异性。 教学难点 五、说教法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通过语言描述、实物演示、知识渲染等手段创设课堂的教学情景, 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但自制力和理解力相对较差,通过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社会实践,使学生大胆表现自己认识世界。 本课在学法上主要采用了尝试学习法、对比学习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练习,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六、说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演示用气温计,课件,视频。 学生材料:气温计模型,学生用气温计,记录单。 板块一、导入新课 1.谈话:在二年级我们学习了《关心天气》,说说你对“气温”都有哪些了解? 2.提问:平时你在哪些情况下听说过“气温”? 3.小结揭题:气温是最重要的气象要素之一,气温通常用气温计来测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测量气温》。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生活,提出“气温”的话题,了解学生的前概念。] 板块二、学习使用气温计 (一)认识气温计结构 1.出示气温计,谈话:这就是气温计,又叫寒暑表。请你观察气温计,说说气温计可以分成几部分来认识? 2.小结:气温计一般可分为三部分,由液泡、液柱和刻度组成。(PPT出示) 3.提问:你知道气温的单位是什么吗? 4.谈话:气温的常用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PPT出示) 5.提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