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446721

苏少版四年级下册教案《西风的话》-

日期:2024-06-16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2次 大小:2786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苏少版,四年级,下册,教案,西风的话
  • cover
第三课时 月 日 总第 课时 学唱《西风的话》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歌唱秋色的美景;在歌唱实践中学习气息的控制,在不同声区中保持声音位置的统一。教育他们热爱生活,珍惜时间1、能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西风的话》 2、在歌唱中,能够唱准歌曲的“一字多音”及大跳,能随旋律音高做强弱变化,并画出旋律线。 3、感受歌曲四季的变化,体会歌曲诗一般的意境,热爱大自然的秋天,并懂得珍惜时间,热爱生活。 4、通过欣赏,感受音乐家黄自通过歌曲所表现的爱国主义感情。 教材分析 《西风的话》由黄自作曲,廖辅叔作词创作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歌曲为四四拍,G大调,由四个工整的乐句组成,旋律起伏大,音阶进行穿插着大跳,变化较丰富。歌词所体现的,就是这样一种平和、冲淡的心态,配上淳朴而舒缓的旋律,使这首歌令人久久难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西风的话》 教学难点:在歌唱中,能够唱准歌曲的“一字多音”及大跳,能随旋律音高做强弱变化,并画出旋律线。 教学过程 【讲授】西风的话 习旧导入 1、复习《踏雪寻梅》 同学们,还记得这首歌曲吗?(出示《踏雪寻梅》)我们首先来听一听,回顾一下,待会儿一起来唱一唱,好吗? 2、由作者引入课题 你们知道这首《踏雪寻梅》是旋律是谁写的吗?就是黄自先生,黄先生是我们中国非常有名的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他写的歌曲非常好听。 新歌教学 1、初听歌曲,感受情绪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西风的话》也是由黄自先生作曲,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歌曲的情绪和我们刚刚演唱的《踏雪寻梅》有什么不同呢? 2、有感情读歌词 这是一首深情而且略有点悲伤的歌曲,那么我们一起进入歌曲的意境,来深情地朗读歌词。 西风的话,西风就是指歌中的“我”,歌中的“你”是指谁,知道吗? 3、复听歌曲,感受旋律线 你们觉得歌曲的旋律怎么样?我们一起把手拿出来,跟着音乐来画一画旋律线,画完告诉我。(播放歌曲,师在黑板上随音乐画出旋律线) 看着老师画的旋律线,它的最高点在哪里?最低点呢?最高点和最低点相差这么多,而且它一会儿上一会儿下,谁来说一说它有什么特点,用一个什么词语来描述?(起伏等) 4、随琴唱谱 它的旋律音这么多,起伏这么大,那我们要来好好攻克一下难关呢!跟着老师的琴声,我们来唱一唱谱。(师弹生跟唱) 5、加入歌词演唱 之前我们有感情的朗读了歌词,又把旋律的难关攻克了,现在咱们把歌词融入旋律,唱一唱词吧! 6、解决“一字多音”和大跳 第一句的“我”要唱几个音啊?(“我”对应着几个音?)歌曲中还有要对应四个音的字吗?(生回答“可”),跟着老师的手势先唱(5 1 3 5),把“我”带进去唱。(多次练习,请小组来唱)。 (难点大跳,手势表示大跳)歌曲中有几个地方比较难唱,6到4,5到4,5到5跟着我的手势来唱一唱,把握音准。 7、关注歌曲强弱 我们看一看书本这一页的下面出现了两个力度记号,我们用自己的声音“啊”来体验一下这两个记号(师带生做渐强渐弱处理,并提醒再强也要注意声音的好听程度。) 这两个记号我们都已经理解了,那它在歌曲中要怎么用才好听呢?老师来唱两种你们来做评委听一听,好不好?我们以第一行为例(师唱,分两次,一次先渐强再渐弱,另一次先渐弱再渐强,让学生理解为什么歌曲要做这样的处理) 下面这一句你们觉得应该用什么样的强弱才好听呢?(生回答) 对照我们的旋律线,发现了什么规律?一般音高较高的地方,要强一些,低的地方,要弱一些。 歌曲的第三句前面有个什么记号?“f”代表什么意思?(强)这一句是整首歌的高潮部分,所以我们要把声音唱出来。 8、演唱全曲 我们跟琴一起把歌曲唱一唱,注意歌曲的音准和强弱,能做到吗?我们来试一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