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5466238

第一章 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 心肺复苏教学 教案 人教版初中体育与健康七年级全一册

日期:2025-05-05 科目:体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7次 大小:2295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体育,健康,第一章,理论,知识,心肺
  • cover
心肺复苏教学教案 教学项目 人工呼吸与心肺复苏术CPR 教学 学时 1 教学目标 通过理论讲解和模拟练习,使学生掌握人工呼吸与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操作方法,了解其在急救中的作用,提高学生应急处置能力。 教学内容 急救的作用 2、人工呼吸 3、心肺复苏术(CPR)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操作要点。 教学难点: 心脏按压的原理。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场所 教室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如果在运动过程中没有了心跳和脉搏,如果你在场你会怎么办?心肺复苏的急救知识对挽回生命是至关重要的。问题导入法 20分钟 示范讲解 急救作用:维持生命、防止伤病恶化、促进伤病恢复。 时间对复苏成功的重要性: ①心搏骤停4分钟内行CPR,存活率为50%; ②心搏骤停4-6分钟内行CPR,存活率为10%; ③心搏骤停超过6分钟内行CPR,存活率为4%; ④心搏骤停超过10分钟,存活率很小。 急救的程序:危险因素观察和评估、检查伤病者反应、打开气道、人工呼吸、人工循环———胸外心脏按压(D 、R、 A、 B、 C)。危险因素观察和评估: 首先确认环境有无危害急救者及伤员的危险因素,确保自己及伤病者的安全。 有危险因素时应首先将其排出,无法排出时应呼救待援,不要随意进入现场。 确认现场无危险因素后应迅速进入现场检查伤病者。 检查伤病者反应,判断是否为心搏骤停: 先在伤病者耳边大声呼唤,再轻拍其肩、臂,以试其反应,如没有反应,则可判定伤病者已经意识丧失。 多媒体教学 示范教学 呼吸呈叹气样并在数十秒内停止。 口唇、面色及全身皮肤青紫或苍白。 大动脉搏动消失。 心音消失。 血压消失。 双侧瞳孔散大(见于多数患者),对光反射消失。 短暂(大约持续数秒钟)的四肢抽动和大小便失禁(见于部分患者) 注意:第1、2条是判断心搏骤停的主要指标,具备这两条就能确认患者已经发生心搏骤停,此时不必再做其他检查应立即展开抢救,立即高声呼救,目的在于呼唤其他人前来帮助救人,并且要尽快帮助拨打“120急救电话,向急救中心呼救,使急救医生尽快赶来。大多数急救中心调度人员都能提供你CPR急救指导,然后迅速回到患者身旁。注意了解伤病者受伤过程,以确定伤病者是否受伤。如在交通意外中受伤或高处坠落受伤,若怀疑可能脊柱受伤,切勿随意搬动伤病者。打开气道:开放气道,气道就是呼吸道,这是关键步骤,当病人意识丧失以后,舌肌松弛,舌根后坠,舌根部贴附在咽后壁,造成气道阻塞。 开放气道的目的:是使舌根离开咽后壁,使气道畅通。气道畅通后,人工呼吸时提供的氧气才能到达肺部,人的脑组织以及其他重要器官才能得到氧气供应。 可使用压额提颈法打开气道。压额提颈法 如果怀疑颈椎损伤,则应用改良推颌法。 清除口中的异物如:呕吐物、假牙等。 开放气道的四种方法: 仰头抬颈法:一手压前额,另一手五指并拢、掌心向上,放在病人的颈项部,向上抬起,使头部充分后仰。此法严禁用于颈椎受伤者。 仰头推颌法:一手掌放在前额,向下压,另一手拇指、食指、中指分别固定在病人的两侧下颌角处,并向上推举,使头部充分后仰。 ③ 仰头提颏法:一手压前额,另一手中、食指尖对齐,置于下颏的骨性部分,并向上抬起,使头部充分后仰,避免压迫颈部软组织。 ④ 双手拉颌法:施术者站、跪在病人头顶端,双手中、食指并拢,分别固定两侧的下颌角,并向上提起,使头部后仰,此方法适用于颈椎受伤的患者。 人工呼吸: 用5-10秒钟,以听(呼吸音)、看(胸壁起伏)、感觉(呼气)的方法检测伤病者是否仍有自主呼吸。 如果无正常呼吸,高升呼救,并立即施行人工呼吸。人工呼吸的方法(成人): 用仰头抬颏法首先打开气道,使下颌角与耳垂连线垂直于地面(70°—90°)形成气道开放,便于人工呼吸,气道通气,然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