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691176

专题19 图形的变换(轴对称、平移与旋转)-2023年中考一轮复习【高频考点】(讲义+练习)(浙江专用)(解析版)

日期:2024-06-16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6次 大小:1849875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专题,复习,解析,专用,浙江,练习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19 图形的变换(轴对称、平移与旋转) 【考情预测】 该板块知识以考查平面几何的三大变换的基本运用为主,年年都有考查,分值在12分左右。预计2023年浙江各地中考还将继续考查这些知识点,考查形式主要有选填题、作图题、也可能综合题结合出现。这三大变换贯穿于初中所学的平面几何之中,利用平移、旋转、对称能解决三角形、四边形、圆、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性质等问题,利用变换在解决问题时往往能起到化繁为简的功效,激活思维,让人茅塞顿开。 【考点梳理】 一、轴对称图形与轴对称 轴对称图形 轴对称 图形 定义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某条直线对折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如果两个图形对折后,这两个图形能够完全重合,那么我们就说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性质 对应线段相等 AB=AC AB=A′B′,BC=B′C′,AC=A′C′ 对应角相等 ∠B=∠C ∠A=∠A′,∠B=∠B′,∠C=∠C′ 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区别 (1)轴对称图形是一个具有特殊形状的图形,只对一个图形而言;(2)对称轴不一定只有一条 (1)轴对称是指两个图形的位置关系,必须涉及两个图形;(2)只有一条对称轴 关系 (1)沿对称轴对折,两部分重合;(2)如果把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个图形”,那么这“两个图形”就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 (1)沿对称轴翻折,两个图形重合;(2)如果把两个成轴对称的图形拼在一起,看成一个整体,那么它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1.常见的轴对称图形: 等腰三角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圆. 2.折叠的性质:折叠的实质是轴对称,折叠前后的两图形全等,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 【注意】凡是在几何图形中出现“折叠”这个字眼时,第一反应即存在一组全等图形,其次找出与要求几何量相关的条件量.解决折叠问题时,首先清楚折叠和轴对称能够提供我们隐含的且可利用的条件,分析角之间、线段之间的关系,借助勾股定理建立关系式求出答案,所求问题具有不确定性时,常常采用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 3.作某点关于某直线的对称点的一般步骤 1)过已知点作已知直线(对称轴)的垂线,标出垂足;2)在这条直线另一侧从垂足除法截取与已知点到垂足的距离相等的线段,那么截点就是这点关于该直线的对称点. 4.作已知图形关于某直线的对称图形的一般步骤 1)作出图形的关键点关于这条直线的对称点; 2)把这些对称点顺次连接起来,就形成了一个符合条件的对称图形. 二、图形的平移 1.定义:在平面内,一个图形由一个位置沿某个方向移动到另一个位置,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平移.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2.三大要素: 一是平移的起点,二是平移的方向,三是平移的距离. 3.性质: 1)平移前后,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2)各对应点所连接的线段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等;3)平移前后的图形全等. 4.作图步骤: 1)根据题意,确定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离;2)找出原图形的关键点;3)按平移方向和平移距离平移各个关键点,得到各关键点的对应点;4)按原图形依次连接对应点,得到平移后的图形. 三、图形的旋转 1.定义:在平面内,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转过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叫旋转.这个定点叫做旋转中心,转过的这个角叫做旋转角. 2.三大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 3.性质: 1)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2)每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 3)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 4.作图步骤:1)根据题意,确定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及旋转角;2)找出原图形的关键点;3)连接关键点与旋转中心,按旋转方向与旋转角将它们旋转,得到各关键点的对应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