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823581

2022年新高考语文真题试卷(天津卷)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9次 大小:625740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2年,新高考,高考,语文,真题,试卷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2年新高考语文真题试卷(天津卷) 一、选择题组 (202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立春之日的“一片雪花”中拉开帷幕,在(  )的早春时节挥手道别。中国“言必信,行必果”,为世界奉献了一届(  )、安全、精彩的冬奥盛会,也让世界看到了“一个坚韧不拔、欣欣向荣的中国”。在开、闭幕式上,观众们目睹了“黄河之水天上来”的震撼场景,感受了冰雪五环“破冰”而出的唯美意境,欣赏了冰鞋划过冰面的轻盈曼妙,见证了“折柳寄情”与中央光束联动演绎的浪漫缱绻……全新科技美学与中国文化艺术的完美结合,打造出空灵而又壮观的视觉盛宴。一场冰雪运动的盛会,也是一次精神力量的(  ):从攻克尖端技术难题的科研团队,到挥洒汗水的冬奥场馆建设者;从助力冰雪运动推广的农民滑雪队,到热情迎接四海宾朋的志愿者……无数人的默默奉献,共同成就了奥运盛事。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的意义,____,为动荡不安的世界带来了信心和希望。 (取材于《人民日报》、新华社的相关报道)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A.花团锦簇 简约 焕发 B.花团锦簇 简朴 勃发 C.草长莺飞 简约 勃发 D.草长莺飞 简朴 焕发 2.下列填入文中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不仅在于向世界发出了“一起向未来”的邀约,而且在于不断刷新纪录、超越自我 B.不仅在于不断刷新纪录、超越自我,而在于向世界发出了“一起向未来”的邀约 C.不仅在于向世界发出了“一起向未来”的邀约,而在于不断刷新纪录、超越自我 D.不仅在于不断刷新纪录、超越自我,而且在于向世界发出了“一起向未来”的邀约 3.下列与文段相关的文学、文化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 A.《论语》是语录体散文,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言必信,行必果”“人皆有不忍人之心”都出自《论语》。 B.“欣欣向荣”语出东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木欣欣以向荣”。辞,古代的一种文体,一般要押韵。 C.“黄河之水天上来”与“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都使用了夸张的手法,体现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D.“折柳寄情”寓含惜别怀远之意。“柳”与“留”谐音,古人离别时,有折柳枝相赠的风俗。 【答案】1.C 2.D 3.A 【知识点】语句连贯(排序);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文学常识;近义实词辨析;成语的使用;文化常识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现代汉语常用词语及成语的正确使用。辨析词语的正确使用,首先需要把握词语本身常用的意义和用法,其次结合语境认真分析其使用是否正确,包括词义是否符合语境,主体对象使用是否恰当,感彩是否符合等。 (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之语句复位的能力。这类题解答时注意以下几点:①揣摩语段的整体意义,理清选项内容所提供的信息和表达内容的主旨。②分析选项内容与整体语段的语境联系。③进行对比分析,排除干扰项。该类试题几个选项在语句的数量或内容上基本相同,只是顺序不同,或者语句的语调点不同,选择时,找准选项的相异点,以此为突破口,选出最恰当的一项。④通读语段,看看整个语段衔接是否紧凑合理。 (3)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积累文学文化常识,可以采用以下四种方法:①以新带旧法,用新的知识带动回忆旧的知识;②以点带面法,即把某一名家的作品作为一个“点”,再由这一“点”扩展到这个名家所有其他重要作品这个“面”;③纵向扩展法,就是从历史时间先后,纵向的角度去梳理和记忆文学常识;④横向比较法,就是把同一属性的文学常识搜集在一起,找出它们的异同,并据其异同进行组合记忆。 1.第一组,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鲜艳多彩的景象。草长莺飞: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