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露和霜》说课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水在自然界的循环》的《露和霜》。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二、说学情 五、说教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七、说板书设计 目 录 三、说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重难点 一、说教材 本课承接第一课云和雾的认识与探究,介绍了另外两种天气现象露和霜。将这两种天气现象放在一起也是因为其形成条件很接近,都是水蒸气受冷凝结并附着在草木或其他物体上,只是一个呈现液态,是小水滴,一个呈现固态,是小冰晶。教学内容包括三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观察比较露和霜的不同,整体感知它们在形态及形成条件上的差异,这属于经验层面的认知。第二个活动是人造露和箱,主要是模拟露和霜的形成过程,两个实验放在一起做也是一种对比,两者的形成条件差异主要是温度不同。这是本课动手实践的主体活动,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分析能力。第三个活动是了解二十四节气之白露、霜降。这两个节气正好与所学的内容紧密相关,意在让学生关注生活,关注更多与节气相关的天气现象,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 二、说学情 学生已经学习了云和雾的形成,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而且露和霜也是生活中最为常见的自然现象,学生也并不陌生。五年级的孩子生活经验也比较丰富,通过回忆生活中的一些场景,猜测露的形成,引导学生用维恩图比较的露和霜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从而归纳总结出露和霜的成因,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观察描述能力以及归纳概括能力,为接下来研究水的循环打下基础。 三、说教学目标 1.认识露和霜及其形成的原因。 2.通过模拟实验制造“露”和“霜”,根据实验会解释自然界中露和霜的形成过程。 3.能关心大自然的一些变化,了解二十四节气中与天气相关的节气,保持科学探究的兴趣。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模拟露和霜的实验,推理出自然界中露和霜的形成原因。 难点:做造霜的实验。 五、说教学法 1、教法: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通过语言描述、实物演示、知识渲染等手段创设课堂的教学情景, 小学生们大都具有很强的好奇心,但自制力和理解力相对较差,通过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社会实践,使学生大胆表现自己认识世界,我尝试采用如下教学法: (1)想象法:通过教师巧妙的介入,引导学生在大自然中感知植物的特点。 (2)表现法:通过感知,使学生产生强烈亲身体验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大胆的表现对事物的了解。 (3)实践法:通过教师有效的引导和亲身的体验,让学生通过感情去亲身实践。 (4) 探究法: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实践生活中更好的去体验。 2、学法: 本课在学法上主要采用了尝试学习法、对比学习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首先让学生尝试想象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植物,然后小组活动、最后通过"讨论交流"和"亲身体验"相结合的学习方法,最终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练习,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1.上一课,我们了解了云和雾这两种水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知道了云和雾是如何形成的,明白了云和雾都是空气中的水汽遇冷凝结成的众多小水滴或小冰晶,他们漂浮在高空就是云,接近地表就是雾。 2.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水在自然界中的另外两种存在形式。 3.板书课题:14.露和霜 环节二、学习新课 活动一:观察露和霜有什么不同 1.教师引导:你们看到过露和霜吗?什么时候看到过?他们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说一说自己看到的露和霜的时间和样子。 2.露和霜究竟有什么不一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