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969832

【核心素养目标】6.2.3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26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4次 大小:156059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核心,素养,目标,6.2.3,平行,四边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6.2.3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教学设计 课题 6.2.3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单元 6 学科 数学 年级 八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的第三课时,是在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判定方法后进行的学习,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首先,在探究判定定理的证明方法和运用判定定理时,用到了前一节课的探究方法及证明;其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是两两对应的互逆定理; “启下”,首先,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判定定理是研究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的基础;其次,平行四边形性质、判定的探究模式从方法上为研究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奠定了基础.并且,本节内容还是学生运用化归思想、数学建模思想的良好素材,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 核心素养分析 在运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与性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论证的几何表达能力;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勇于发表观点,并尊重他人的见解.能从数学交流中获益,体会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使学生的实践精神、创新意识和自觉说理意识得到提高. 学习 目标 1.理解并掌握平行线间的距离及性质. 2.会综合运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和性质来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 探究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及其性质. 难点 综合运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和性质来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问题:如图所示,在这条笔直的铁轨上,在两铁轨之间有很多平行的枕木,你觉得夹在两铁轨间的枕木长度一样吗 你能说明理由吗? 学生欣赏高铁视频,活跃课堂气氛,紧接着出示“问题”,由此引出本节新课,明确学习任务 一方面借助“高铁”这一城市名片,让学生感受到祖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自豪感油然而生,另一方面,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讲授新课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哆啦想到了如下方法: 如图,在方格纸上画两条互相平行的直线,在其中一条直线上任取若干点,过这些点作另一条直线的垂线,用刻度尺度量出平行线之间的垂线段的长度. 经过度量,哆啦发现这些垂线段的长度都相等.所以得到结论:平行线间距离处处相等 典例精析 例3 如图,直线a//b,A,B是直线a上任意两点,AC⊥b,BD⊥b,垂足分别为C,D.求证:AC=BD. 证明:∵AC⊥CD,BD⊥CD, ∴∠1=∠2=90°. ∴AC∥BD. ∴AB∥CD, ∴四边形ACDB是平行四边形. ∴AC=BD. 归纳总结: 如果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则其中一条直线上任意两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都相等,这个距离称为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简记为: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几何语言: 如图,A,C是l1上任意两点, ∵l1∥l2,AB⊥l2,CD⊥l2, ∴AB=CD. 想一想: 思考: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一定相等吗? 由“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易知其围成的封闭图形为平行四边形,再由平行四边形性质易知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做一做 如图,以方格纸的格点为顶点画出几个平行四边形,并说明你画图的方法和其中的道理。 归纳总结: 典例精析: 例4 已知,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M,N分别在AD和BC上,点E,F在BD上,且DM=BN,DF=BE. 求证:四边形MENF是平行四边形 证明: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D∥BC, ∴∠MDF=∠NBE. ∵DM=BN,DF=BE, ∴△MDF≌△NBE(SAS). ∴MF=NE,∠MFD=∠NEB. ∴∠MFE=∠NEF ∴FM∥EN. ∴四边形MENF是平行四边形. 练一练: 已知:如图,在 ABCD中,E,F分别是边CD和AB上的点,AE//CF,BE交CF于点H,DF交AE于点G. 求证:EG=FH. 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D=BC,AB//CD,∠FAD=∠ECB. ∵AE//CF, ∴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 ∴AF=CE. ∴△FAD≌△ECB(SAS). ∴∠AFD=∠CEB. ∵AB//CD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