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目 音乐 年级 五年级 知识领域 歌唱 时间 课题章节名称 第9课 《摇篮曲》———莫扎特 一、教材分析 点评 本套教材中开始出现了大量的民族音乐,并且开始涉及到一定程度的音乐欣赏,可以推测此教材是学生开始向民族音乐或音乐多元化过度的教材,让学生开始接触音乐欣赏,并在形式上伴有歌唱和欣赏两部分。此外教材中开始出现较难的节奏、节拍以及曲式分析,可以推测该教材也在知识技能方面开始由准确掌握转变为理解应用。其中第9课“音乐家(二)———莫扎特”就是较为典型的内容,歌唱的同时涉及一定的音乐赏析,并涉及较多的乐理知识。 本课是选自教材粤教花城版五年级下册第9课中的第一个课时,将音乐审美体验、音乐的知识与技能、音乐兴趣的培养三者有机地进行结合作为原则。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民族音乐,对于音乐缺乏广泛的认知,容易产生抵触心理,所以在最开始的民族音乐教学当中要有较多的创设情境,让学生可以体会到民族音乐的魅力。此外学生会涉及较难理解的乐理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解乐理知识时是生动的、有代入感的,并且要让学生知道它们的用处,加大他们的理解深度。 教学上要多参考“听、唱、挥、奏、动、视、忆、写、创、议”等教学方法。 三、教 学 目 标 知 识 技 能 目 标 加深对变化音级、八六拍和摇篮曲形式的理解,完整演唱歌曲《摇篮曲》,了解音乐家莫扎特的生平。 过 程 方 法 目 标 学生学会从音乐中深刨作曲家的风格,学会从人物生平及音乐作品分析中理解音乐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多元化的音乐,理解世界著名音乐,热爱歌唱,学会保持天真灿烂的童心。 教学重点 学生能完整演唱歌曲,学会体会音乐当中的魅力。 教学难点 变化音级的音高不容易把握,三拍子中16分音符和休止不容易掌握。 四、教学模式 课堂一共分组织教学 (5分钟)、新课导入(3分钟)、教授新课(30分钟)、总结(2分钟)四个模块,整体上从课程导入、发展和总结进行设计,主要通过课件、教师范唱及钢琴教学完成。设计意图是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将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协调好,通过拓展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进行引导。 五、教法学法 (一)说教法: 1、讨论法:我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再通过讨论,得出结论。 2、演示法:通过直观的演示,如范唱、播放音频让学生准确学习。 3、自主探究法: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现音乐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4、暗示法:运用教学内容中的各种伏笔进行穿插,保证学生兴趣,衔接教学模块。 (二)说学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据教材内容,我在指导学法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主要通过歌曲的体验、讨论等方法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结合“听”“唱”“演”等要素让学生感知音乐,表现音乐。 六、教学设计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设计意图 一、 组织教学: 1、组织学生排队安静进教室坐好 2、《师生问候歌》。 4 4 3 1 2- 4 4 4 2 3 - 欢迎 您老 师 欢迎 同学 们! 列队 歌唱 构建良好的课堂环境,构建良好的师生友谊。 二、新课导入:由摇篮曲导入,询问学生我们生活中有一些地方哼唱专门洪小孩入睡的,大家知道哪些?(出示地方哄小孩入睡的图片) 三、 教授新课。 1、介绍摇篮曲形式。 (摇篮曲,原是母亲抚慰小儿入睡的歌曲,通常都很简短。旋律轻柔甜美,伴奏的节奏型则带摇篮的动荡感。许多大作曲家如莫扎特、舒伯特、勃拉姆斯都写有这种歌曲。由于音乐平易、动人,常被改编为器乐独奏曲。此外也有专为器乐写的摇篮曲。 摇篮曲是抒情声乐曲或器乐曲。描写摇篮摆动的节奏,近似船歌,以中等速度的拍最为常见。摇篮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