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08034

【新学期备课参考】2015届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4 用因式分解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同步教学设计+课件+拓展练习资源(3份)

日期:2024-05-07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6次 大小:10942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资源,练习,拓展,课件,教学设计,同步
    第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 4.用因式分解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在前几册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等,初步感受了方程的模型作用,并积累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熟练掌握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在八年级学生学习了因式分解,掌握了提公因式法及运用公式法(平方差、完全平方)熟练的分解因式;在本章前几节课中又学习了配方法及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掌握了这两种方法的解题思路及步骤。 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在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经历了用配方法和公式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过程,并在现实情景中加以应用,切实提高了应用意识和能力,也感受到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必要性和作用;同时在以前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已经经历了很多合作学习的过程,具有了一定的合作学习的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任务分析 教科书基于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是解决特殊问题的一种简便、特殊的方法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本课的具体学习任务:能根据已有的分解因式知识解决形如“x(x-a)=0”和“x2-a2=0”的特殊一元二次方程。但这仅仅是这堂课具体的教学目标,或者说是一个近期目标。数学教学由一系列相互联系而又渐次递进的课堂组成,因而具体的课堂教学也应满足于远期目标,或者说,数学教学的远期目标,应该与具体的课堂教学任务产生实质性联系。本课《因式分解法》内容从属于“方程与不等式”这一数学学习领域,因而务必服务于方程教学的远期目标:“经历由具体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的一个有效数学模型,并在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中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同时也应力图在学习中逐步达成学生的有关情感态度目标。为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根据具体一元二次方程的特征,灵活选择方程的解法,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2、会用因式分解法(提公因式法、公式法)解决某些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 3、通过因式分解法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体会转化的思想。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学生探究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使学生知道分解因式法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种简便、特殊的方法,通过“降次”把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尝试在解方程过程中,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寻求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的方 法,并初步学会不同方法之间的差异,学会在与他人的交流中获益。 情感与态度目标 1、经历观察,归纳分解因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激发好奇心; 2、进一步丰富数学学习的成功体验,使学生在学习中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意识,进一步提高观察、分析、概括等能力。 三、教学过程分析 本节课设计了七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复习回顾;第二环节:情境引入,探究新知;第三环节:例题解析;第四环节:巩固练习;第五环节:拓展延伸;第六环节:感悟与收获;第七环节: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复习回顾 内容:1、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关键是将方程转化为(x+m)2=n(n≥0)的形式。 2、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应先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 3、选择合适的方法解下列方程: ①x2-6x=7 ②3x2+8x-3=0 目的:以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回忆两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有利于学生衔接前后知识,形成清晰的知识脉络,为学生后面的学习作好铺垫。 实际效果:第一问题学生先动笔写在练习本上,有个别同学少了条件“n≥0”。 第二问题由于较简单,学生很快回答出来。 第三问题由学生独立完成,通过练习学生复习了配方法及公式法,并能灵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