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6155178

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下册12《与妻书》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09 科目:语文 类型:教案 查看:93次 大小:292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中职,语文,高教,基础,模块,下册
  • cover
《与妻书》教学设计 课程思政:缱绻儿女情,纵横英雄气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掌握文中的重点文言实、虚词。 思维发展与提升:理清文章的思路,学习本文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熟悉书信写作的基本格式和规范,能运用书信与他人进行思想交流、情感沟通。 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唤醒对家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 学习革命前辈牺牲一己,“为天下谋永福”的光辉思想和高尚情操。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由对妻子的爱上升到对民族国家的大爱,两个爱如何统一。 【教学过程】 一、以境入文 自杜甫道出那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家书成为与家人表达情感、沟通交流的重要载体;家书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收录于《百年革命家书》的张太雷、赵一曼、黄继光、郭永怀、孔繁森、许杏虎等100位革命英烈的家书,不仅弘扬了优良家风,也传承了红色基因。这些书写家书的革命英烈,也代表了千千万万前赴后继、矢志不渝的中华儿女,他们跨越时空、历久弥新,串联起我们党走过的峥嵘岁月,折射出百年大党的梦想和追求、情怀和担当、牺牲和奉献。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作为新时期的中国青年,应当具有怎样的抱负,承担怎样的使命,让我们一起走进林觉民先生的《与妻书》,找寻答案吧。 二、以声解文 观看诵读视频,听准读音、节奏,听出情感,完成重要文言词句检测,翻译全文并思考: 全书的主旨句是哪一句? 提示:“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即“爱汝”之情和“就死”之理。 三、以研明文 1.自读课文,思考:从文章哪些地方看出作者的“爱汝”之情? 提示: ①“三忆”(3、4段) “汝忆否”———讨论夫妻谁先死的问题 “回忆”———回忆新婚的甜蜜生活情景 “又回忆”———回忆起自己两次回家的情景 三次回忆将二人的深情、甜蜜、幸福展现出来,让人羡之、感之、叹之。 ②“三嘱”(5段) 一嘱 好好抚养孩子 二嘱 教子承父志 三嘱 清静安稳度日 三个嘱托是对对妻子的期望,亦是责任的托付。 ③“三愿” 一愿与汝相守以死(5段) 二愿吾灵伤依依旁(6段) 三愿尽吾意为幸(8段) 三个心愿传递对妻子的不舍,亦述尽赴死的决心。 2.“爱汝”之情至深,林觉民却有“就死”之理,两者是否矛盾? 提示: (1)文中提到的国家局势: ①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 ②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 ③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第二段、第五段) (2)文本对应时代背景: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野蛮入侵,封建统治腐败无能,曾是世界强国的中国陷入了历史上最黑暗最悲惨的境地。那时的中国,战乱频仍、生灵涂炭,山河破碎、满目疮痍,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那时的中国,国势衰微、租界林立,饱受欺侮、任人宰割,中国人民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凌辱。 中国人民进行了不懈的抵抗和救亡图存的探索,1911年4月24日,与战友在香港滨江楼同宿时,他想到自己的弱妻稚子,对于即将到来的生死未卜,林觉民在一块白方巾上给妻子陈意映写下这封最后的家书。 (3)作者个人:①“助天下人爱之所爱” ②“为天下人谋永福” ③“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一颗仁爱、博爱之心,无私、牺牲自己为天下人的心;一份以天下为己任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 “大凡真能爱国家、爱民族,真能为国家民族作出一点牺牲,而不是专门讲大话唱高调的人,于家庭骨肉之问,亦必有真感情、真爱心,我不相信刻薄寡恩的人,能够有民胞物与的胸怀,有对国家民族的真正责任感。” ———钟叔河序叶绍袁《甲行日注》 作者将小我的夫妻之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