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6364717

语文 统编版 三年级下册15 《小虾》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25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8次 大小:29401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语文,统编,三年级,下册,小虾,教学设计
  • cover
部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小虾》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小虾》是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略读课文。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观察与发现”,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本课以第一人称叙述了自己养虾过程中对小虾的细致观察,语言轻松且富有情趣,尤其是第三自然段,围绕小虾“有趣”这一特点,展开了细致生动的描述。文中还运用了“一张一张”“一翘一翘”“一突一突”等词语,表现小虾的生气状态。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关注这些特殊语言,感受这样描写的好处,为习作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1.借助看图片、做动作等方法,理解“末端、钳子、掀开”等词语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小虾的喜爱。 2.借助关键语句概括第三自然段的大意,联读本单元课文、作业本,盘点借助不同位置的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大意的方法。 3.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积累摘抄细致生动的语句。 教学重难点 借助关键语句概括第三自然段的大意,联读本单元课文、作业本,盘点借助不同位置的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大意的方法。 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积累摘抄细致生动的语句。 教学过程 (一)初看小虾,引发兴趣 1.欣赏齐白石画的虾。教师讲解:齐白石是我国著名国画艺术大师,他笔下的虾栩栩如生,堪称一绝。这源于他的细心观察,为了画好虾,他不仅在园子的池塘里养虾,还常在画案上摆虾,日日观察。我们也跟随齐白石一起去近距离观察一下小虾吧! 2.播放小虾的视频,请学生观察,并简单说一说感受。 3.教师小结:多可爱的小虾呀,同学们一定还没看够,快跟着作者走进课文再细细欣赏一番。 4.板书课题,学生读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画作,激发学生对小虾的兴趣和喜爱。拓展资料,了解齐白石观察虾的方法:近距离观察、长时间观察,引出本课的主题“观察”。 (二)细看小虾,学会观察 1.出示朗读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思考:小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观察小虾身体。 出示词语:腿末端、钳子、腹部 (1)请学生读一读,并说出词语的共同点。 (2)找出作者还写了小虾的哪些身体部位。 预设:胡须、尾巴、背、眼珠 (3)教师小结:作者对小虾的观察可真细致,抓住了虾那么多细小的部分,这就叫细节观察。 3.观察小虾的区别。 出示词语:通体透明、稍带灰黑色。 (1)讲解多音字“稍”。 (2)把词语正确填进句子中,并大声朗读出来。 (3)请学生再读句子,试着读出区别。 (4)教师小结:这一次作者抓住了虾之间的区别比较着观察,这就叫比较观察。 4.观察小虾的动作。 (1)请学生观察文中插图,用“这些小虾,有的……,有的……,有的……”句式,说一说缸里的小虾可能在做什么。 (2)出示词语:荡来荡去、互相追逐、紧贴缸壁。学生边做动作边读。 (3)教师小结:看,作者和大家一样仔细观察了小虾的动作,一缸小虾就瞬间活蹦乱跳了起来,这就是动态观察。 5. 回顾作者三种观察小虾的方法,请学生用关键词说出对小虾的印象。 【设计意图】抓住描写小虾的词句,引领学生在研读中体会作者对小虾观察的细致,循序渐进地梳理了作者的观察方法,为学生在单元习作中观察实验做好铺垫。 (三)找关键句,深入理解课文 1.出示本课提示语,聚焦课文第三自然段,概括段落大意。 预设一:学生找到第一句话概括大意。提问:你这么快概括出段落大意的诀窍是什么? 预设二:没有找到第一句话来概括。提问:本单元有一个概括段落大意的诀窍,使用它你再来试一试。 2.感受“有趣”。 (1)出示学习要求:①默读第三自然段,想想小虾有趣在哪里?圈画关键词。②交流反馈:我认为小虾很有趣,我从_____地方感受到小虾是_____。 (2)感受“姿态各异” ①同桌互相说说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