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6385022

湘科版(2017秋) 五年级上册4.2 小苏打与白醋的反应 说课稿

日期:2024-11-29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3次 大小:76646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科版,2017,五年级,上册,小苏打,白醋
  • cover
《小苏打和白醋的反应》说课稿 一、使用教材:湖南科学技术-出卷网-、小学五年级、《科学》第九册、第四单元第二课《小苏打与白醋的反应》 二、实验器材:矿泉水瓶、软管、气球、烧杯、火柴、燕尾夹、量筒、天平、小苏打、白醋 三、实验创新点或实验不足与改进: (一)实验不足 1.活动2,教材中取60ml的白醋倒入装有5g小苏打的烧杯中,并盖上玻璃片,观察到烧杯里冒大量的气泡从而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两种物质反应产生气体,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只有少数学生知道冒气泡即有气体产生,对于全体学生而言直接给出这一结论,显得生硬,不贴近学生生活认知。 2.活动3,教材中在活动2的基础上,添加了空气组,设置了对比实验,通过用点燃的火柴分别检验空气和反应产生的气体,从而探究小苏与打白醋混合后的气体是不是新的物质,这里显然不够严谨,要探究小苏打和白醋反应是否产生新的气体,应该是两者反应前后反应装置内的气体相比较,教材中的实验设计显然没有控制单一变量来进行对比试验,缺乏严谨性。 (二)改进与创新: 1. 改进、创新教学内容及目的 (1)针对活动2中冒气泡即产生气体,直接得出这一结论太生硬、不够直观的问题,此处可将活动改进为将白醋倒入锥形瓶装中,用装有小苏打的气球套住锥形瓶口,再将气球中的小苏打倒入锥形瓶中,观察反应,除了冒气泡外,还看到气球慢慢鼓起变大,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能直观地知道气球变大,是因为有气体产生。 (2)针对活动3中,没有控制单一变量,不够严谨的问题,可改进为用点燃的火柴检验小苏打与白醋反应前后反应装置内的气体。从而实现单一变量的控制,让实验结论更严谨。 (3)整合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一个探究实验统一三个探究活动,在改进以上不足的同时让实验探究和实验器材更精简,提高实验效率。 2. 创新实验器材与目的 在实验中,用矿泉水瓶代替锥形瓶做主要的反应容器,便于器材的组装和切割。瓶身 设由上下两个孔,上孔贴有胶带,可开合,作为伸缩火柴的通道,用于检验小苏打与白醋混合前后的气体。下孔连接软管,软管上夹着一个夹子,作为阀门控制软管开关,通过软管取小苏打与白醋反应后的混合液,用于拓展活动中检验酸碱性。 探究“小苏打与白醋反应”一体装置 实验一开始,胶带贴紧密封,软管阀门闭合,往瓶内倒入白醋后,瓶口套上装有小苏打的气球,即可开始反应和检验实验。 四、实验原理或实验设计思路 小苏打+白醋 二氧化碳+水+醋酸钠 实验中通过冒气泡和气球变大的现象得知小苏打与白醋反应产生气体,接着设计对比实验来检验小苏打与白醋反应产生气体是否为新的物质,即通过点燃的火柴检验,比较二者反应前后反应装置内气体的性质,发现反应前后两种气体性质不同,反应后的气体为不支持燃烧的气体。 拓展活动中,由于小苏打和白醋分别是碱性物质、酸性物质,实验中采用紫甘蓝汁作为酸碱检测试剂来检测小苏打、白醋和二者混合液,检测结果显示紫甘蓝汁与三种物质的显色结果都不同,从而得出二者混合液为新物质。 五、实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小苏打与白醋的混合会产生新物质。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小苏打和白醋反应的探究实验,对比,判断得出两者混合产生了新的物质。这种变化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培养了对比观察、分析、判断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尊重事实证据,理解科学的客观性。 六、实验教学内容 实验教学内容主要是观察比较小苏打与白醋混合前后的现象,初步做出是否产生新物质的猜想和判断,并通过验证实验对比观察、分析判断得出结论。 分三个内容: 1.观察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前的特征和混合后的现象,知道二者混合产生气体 2.用点燃的火柴检验二者混合前后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