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班级公约大家定》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班级公约的意义,了解公约的内容和制定过程,能够参与到公约的制定中,并且遵守公约。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制定班级公约,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制定班级公约。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思考公约的重要性和意义,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二节课,学生对班级公约的概念和意义还不够清楚,需要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来加深理解。学生在此阶段正处于认识社会规则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发展阶段,他们对于规则的理解和遵守意识还不够成熟,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培养。 教学过程: 步骤一:新课导入 1. 老师向学生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提醒他们班级规则和班级管理的重要性。可以通过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需要班级规则?班级规则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2. 学生积极回答问题,老师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进一步加深对班级规则的认识。 步骤二:讲解班级公约的概念和意义 1. 老师使用幻灯片展示一个班级公约的样本,让学生了解公约的形式和内容。可以在幻灯片上列出公约的各个条款,例如班级规则、学习规则、卫生规则等。同时,可以使用图片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班级公约中的规定可以包括不迟到、不打闹、不乱扔垃圾等。 2. 老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班级公约的作用和重要性。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老师可以给予学生一些启示性的问题,如班级公约可以帮助我们维持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学习效率,增强班级凝聚力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想法,进行讨论和交流,从而深入理解班级公约的意义和作用。 步骤三:小组合作制定班级公约 1. 老师可以根据班级人数和学生特点,将学生分成5-6人的小组。可以考虑将性格相似的学生分在不同小组,以促进合作和互补能力。 2. 老师告诉学生,每个小组的任务是讨论并制定班级公约。可以提供一个模板或者指导学生列出公约的各个条款,如班级规则、学习规则、卫生规则等。学生可以参考上节课学习的内容,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想法进行讨论。 3. 老师指导学生讨论时要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尊重他人的意见,达成共识。可以设立一个讨论的时间限制,确保每个小组都有充分的讨论时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想法。 4. 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制定的班级公约。代表可以使用PPT、海报或口头汇报的方式进行展示。可以要求每个小组汇报时都要介绍他们制定公约的思路和原因,以及公约的具体内容。其他学生可以提问和讨论每个公约条款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步骤四:展示和讨论 1. 代表小组依次向全班汇报他们制定的班级公约。其他学生可以提问和讨论每个公约条款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2. 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学生可以就公约条款进行投票,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修改或添加。 步骤五:签署班级公约 1. 老师将班级公约整理成书面形式,打印出来,并准备好签署的地方。 2. 学生和教师一起签署班级公约,并贴在班级公告栏上,展示给全校师生。 板书设计: 班级公约的概念和意义 1.概念: 2.意义: - 维护良好的班级秩序和学习环境。 - 增强班级凝聚力和合作精神。 - 提高学习效率和个人发展。 3.班级公约制定步骤: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班级公约的概念和意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积极参与到班级公约的制定中,培养了他们的合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