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6463088

《桂枝香·金陵怀古》课件(共16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5-02-1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5次 大小:3001634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桂枝香·金陵怀古,课件,16张,PPT,统编,高中
  • cover
(课件网) 桂枝香 金陵怀古 著名学者余世存: 历史是 中国人的宗教 林语堂却说: 诗歌是 中国人的宗教 学习目标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谥文,世人又称王荆公。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写作背景 《桂枝香·金陵怀古》作于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王安石罢相,退居金陵,出任江宁知府,这首词是他在金陵的登高怀古之作。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桂枝香·金陵怀古 合作探究 1、上阙中,词人写到了哪些意象?请找出你喜欢的写景语句并加以分析。 合作探究 2、如果全词作者情感的落脚点浓缩到词中的一个字上,你会用哪个字?为什么? 叹 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 因何而“叹”? 登临所见的金陵景象 “叹”些什么? 批判自古以来的“凭高对此”者,面对金陵的山川,只知感叹朝代的兴亡,未能跳出荣辱之局限,就很难从六朝的相继灭亡中汲取历史的教训。不禁让人联想到杜牧《阿房宫赋》中的“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作者对自古凭高者态度如何?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结尾典故蕴含作者怎样的情感? 商女:用典:杜牧《泊秦淮》中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后庭:用典:指《玉树后庭花》,被看作是亡国之音,是荒淫误国的代名词。 至今、时时:这种情况仍然存在,告诫统治者要对这种导致六朝灭亡的奢靡、荒淫的生活有所改变,让悲剧不再重演! 合作探究 请同学们综合分析本首词《桂枝香·金陵怀古》、《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三首怀古词,简要概括怀古题材词的特点。 可从创作内容、章法结构、表现手法、风格四个方面考虑。 怀古词特点总结 怀古实为伤今。 内容上多将当时的国事身世写入。 结构上一般是先写景,后议论打情。 手法上多用典或化用诗句,借历史人物事件讽喻现实。 风格多为雄浑、豪放、悲壮。 布置作业 背诵默写整首词 运用所学,完成固学案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