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467962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3.1 第2课时 等式的性质课件(19张PPT)

日期:2024-06-24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9次 大小:38674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人教,数学,七年级,上册,2课时,等式
  • cover
(课件网) 3.1 从算式到方程 第2课时 等式的性质 学习目标 1.理解等式的两条性质 2.会利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3.培养观察、分析、概括及逻辑思维能力,形成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1.像m+n=n+m,x+2x=3x,3×3+1=5×2,3x+1=5y 这样的式子,都是等式;   2.用等号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3.通常可以用a=b表示一般的等式. 学习回顾 等号 把一个等式看作一个天平,等号两边的式子看作天平两边的物体, 则等式成立可以看作是天平两边保持平衡. 新课导入 (1)3x-5=22; (2)0.28-0.13y=0.27y+1. 用估算的方法可以求出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解. 你能用估算的方法求出下列方程的解吗? 用估算的方法解比较复杂的方程是困难的. 因此,我们要讨论怎样解方程? 问题1:观察下面的操作过程,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 - 如果在平衡天平的两边,都加(或减)同样的量,天平还保持平衡. 等式的性质1: 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 结果仍相等. 如果a=b,那么a±c=b±c. 问题2:观察下面的操作过程,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2 ×3 天平在 增加 相同倍数重量的物体时,天平仍保持平衡. ÷2 ÷3 减少 等式的性质2 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结果仍相等. 如果a=b,那么ac=bc; 如果a=b(c ≠ 0),那么 (1)在运用等式的性质时,要特别注意关键词 “两边”和“同一个”,特别是“同一个”. 运用等式的性质时应注意: (2)在运用等式的性质1时,两边加(或减)的可以是“同一个数”,也可以是“同一个式子”. (3)在运用等式的性质2时,除以的同一个数不能为“0”,并且不能随便乘或除以“同一个式子”. 例: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 (1)x+7=26; 解:两边减7,得 x = 19. 于是 x+7-7=26-7. (2)-5x=20; 解:两边除以-5,得 于是 x = -4. 解以x为未知数的方程,就是把方程逐步转化为x=a(a为常数)的形式,等式的性质是转化的重要依据. 解:两边加 5,得 化简,得 两边乘-3,得 x = -27. (3) ; 将x = -27代入方程的左边, 得 方程的左右两边相等, 所以 x = -27是方程 的解. 检验: 随堂练习 1.下列变形符合等式性质的是( ) A.如果2x-3=7,那么2x=7-3 B.如果3x-2=1,那么3x=1-2 C.如果-2x=5,那么x=5+2 D 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x=3,则3=x. B.若x=y,y=z,则x=z. C.若ab=1,则a= . D.若2+a=b-3, 则4+2a=2b -3. D -6 3. 如果mx=my,那么下列等式中不一定成立的是( ) A.mx+1=my+1 B.mx-3=my-3 C.-mx=-my D.x=y D 前提:m≠0 4. 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并检验. (1)5- x=-5; 解:两边减5,得 5- x-5=-5-5. 化简,得 x = -10. 两边除以 ,得 x = 50. 检验:当x = 50时,左边=5- ×50 =-5 =右边. 所以 x=50是原方程的解. (2) . 解:两边加 ,得 . 化简,得 . 两边除以 ,得 . 所以 是原方程的解. 检验:当 时,左边= =右边, 5.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是1,十位上的数是x,把1与x对调,新两位数比原两位数小18,试列出关于x的方程,并解这个方程. 解:依题意,得 10x+1-(10+x) = 18, 9x-9 = 18, 9x = 27, x = 3. 1.等式的性质1 等式两边加(或减)_____ (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字母表示成_____. 2.等式的性质2 等式两边乘_____,或除以 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_____. 字母表示成_____. 同一个数 同一个数 相等 课堂小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