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常用的生物学研究方法 一、单选题 1.同学们在完成校园植物的调查活动中做了下列工作,其正确顺序应为( ) ①撰写调查报告 ②完成调查并记录 ③确定调查方法和路线 ④设计调查记录表 ⑤明确调查目的和范围 ⑥分析和统计调查结果 A.③⑤④②⑥① B.⑤④③⑥②① C.④③⑤②⑥① D.⑤③④②⑥① 2.在科学探究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下叙述不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A.探究要以一定的科学知识为基础 B.探究不能被原有的知识所束缚 C.当科学探究的结果与原有的知识发生矛盾时,应遵循原有知识 D.当科学探究的结果与原有的知识发生矛盾时,应大胆地修正原有知识 3.第一支烟,往往是从好奇和模仿开始。目前,全世界约有13亿烟民,每年消耗约5.5万亿支烟,而且吸烟者的年龄还有年轻化的趋势,为掌握青少年吸烟者的数量,我们应采用的方法是( ) A.测量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观察法 4.在调查公园的生物种类时,无需用到的材料用具是 A.显微镜 B.放大镜 C.照相机 D.调查表 5.在做“响尾蛇是根据什么标记去追寻中毒的猎物的?”实验时,将一只没有被蛇咬过的死老鼠用于实验的目的是( ) A.作为重复实验以减少误差 B.将它与响尾蛇咬过的死老鼠形成对照 C.研究响尾蛇是习惯袭击死的还是活的老鼠 D.增加实验的难度 6.为了排除其它因素的干扰,在进行实验方案设计时,应该只考虑: A.一个变量因素 B.二个变量因素 C.多个变量因素 D.综合因素 7.某同学将蝉放在不同温度环境下饲养,并在同一时间段内统计蝉鸣叫的次数,用以探究温度与蝉鸣叫之间的关系。该同学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测量法 8.下列适于进行抽样调查的是( ) A.某校学生的男女比例 B.某校初一学生的平均身高 C.全国青少年近视率 D.初一三班学生作业完成情况 9.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的排列顺序是( ) ①作出假设 ②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③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 ④制定实验计划 ⑤实施实验并记录 ⑥分析实验得出结论 A.②①③④⑤⑥ B.②③①④⑤⑥ C.②①④③⑤⑥ D.②①④⑤③⑥ 10.在探究食品腐败原因的实验中,向三个相同的锥形瓶内各加入50毫升相同且高温煮沸的肉汤,按如表要求处理,根据实验结果,推测合理的是 ( ) 甲瓶 乙瓶 丙瓶 瓶口 敞开 敞开 用消毒棉球塞住 温度 25℃ 5 ℃ 25 ℃ 3天后观察 变质 不变质 不变质 ①肉汤变质是其自身已有的细菌造成的②肉汤变质是由空气中的细菌造成的③低温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④低温可阻止细菌扩散进入肉汤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二、填空题 11.用显微镜观察英文字母“p”,看到的物像是__. 12.研究生物的方法有观察、调查、分类、实验等方法,其中_____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13._____是科学探究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14.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是_____,常用方法是_____.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_____,制订合理的_____,有时候调查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个调查,需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做为_____,整个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结果要进行_____和_____,有时要用_____方法进行统计. 三、综合题 15.黑麦草是草原动物的优良饲料,真菌A、真菌B都能侵染到黑麦草体内。研究者对这两种真菌之间、真菌与黑麦草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草原生态系统成分中,黑麦草属于_____者。真菌的菌丝能深入到黑麦草体内获取有机物,导致黑麦草减产,因而真菌与黑麦草之间的关系是_____。 (2)为研究真菌A对真菌B的影响,研究者将适量未感染真菌的黑麦草叶片均分为两组,进行下表所示处理,得到如图所示结果。 组别 处理 真菌A 真菌B 甲组 ‐ + 乙组 + + 注:“+”表示接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