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558639

四川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试卷汇编:实用类文本阅读(含解析)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0次 大小:123280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四川省,汇编,解析,阅读,文本,实用类
  • cover
实用类文本阅读 四川省宜宾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在2023年全国科技活动周上,一款手机直插式紫外线迷你摄像机一经亮相就备受关注,它利用了我国自主研发的紫外线视觉成像技术,此技术现已应用在气象紫外线强度预报和服务中。 由于同一物质或材质表面反射紫外线强度是均匀一致的,当这一物质表面出现人眼无法识别的脏污、异物、划痕、病变时,此处吸收和反射紫外线的能力,会与周围产生明显的差别,利用紫外线视觉成像技术即可立即识别。 在紫外线预报预防上,人们运用紫外线视觉成像,把无色透明的防晒霜变为人眼真实可见。有效涂抹防晒霜的部位会显示出黑色,颜色越黑表示防晒霜吸收紫外线能力越强;当黑色逐渐变灰变淡时,表示防晒霜在逐渐失效,此时需要补涂防晒霜。 (摘编自《紫外线视觉成像:让防晒预报肉眼可见》) 材料二: 防晒,夏季避不开的话题。长期或过量照射紫外线会导致皮肤变红、变黑,甚至产生红斑、脱皮等现象。UVA是波长最长的紫外线,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可穿透表真皮,破坏弹力纤维和胶原纤维,使皮肤变黑,引起老化,甚至导致皮肤癌。我们该如何科学防晒?又该如何选择防晒品呢? 购买过防晒品的人肯定见过“SPF”字母, SPF即防晒系数,表明防晒品所能发挥的防晒效能,是根据皮肤的最低红斑剂量来确定的,是防晒品对紫外线的防护值。在购买防晒产品时,人们往往容易进入“SPF值越高,防紫外线的效果越好”的误区。其实,过高的SPF,也就意味着该产品大量使用了紫外线吸收剂和散射剂,这会带来皮肤刺激、皮肤过敏等不安全性和不适感。 防晒霜的使用方法并非一成不变,不同场景最好使用不同的防晒霜。防晒霜的PA是指对抗UVA的能力,PA一般分为三级,PA+代表有效,PA+++代表非常有效。一般类型皮肤应该选择SPF值8―12、PA++的产品;对光敏感的则应该选择SPF值12―20、PA+++的产品;上班族一般用SPF值15以下、PA++的产品;野外游玩时则需要SPF值30、PA+++以上的产品;如果要去游泳,最好选用防水且含物理防晒剂、SPF值高的防晒护肤品。 防晒霜的防晒效果会随时间的推移而降低,在室内时可每隔4―5小时重新涂抹一次;户外则应每隔2―3小时涂抹一次;在水边则应每隔1―2小时重新涂抹一次。 受选择和使用方法的影响,防晒霜的防晒效果会因人而异,防晒效果也不稳定。想要满足更高的防晒要求,帽子、伞及防晒服装等被称为硬防晒产品,它们比任何防晒霜都更强、更安全。选择防晒伞时,首先需要注意产品的涂层,目前最流行的是黑胶遮阳伞;其次考虑透光率,伞的颜色越深,透光率越低,抵抗紫外线的能力就越强;还要考虑的是UPF值,只有产品合格证上标识“UPF>40,UVA<5%”的,才能真正防紫外线。 (摘编自《如何选择夏日防晒品》) 材料三: 珊瑚礁是地球上生物最丰富、最具经济价值的生态系统之一,但由于海水温度升高、沿海养分污染和过度捕捞等原因,珊瑚礁在全球范围内正在衰退。 近年来,外用防晒霜中的一种化学成分羟苯甲酮已被确定对珊瑚健康构成威胁。根据美国的研究数据,每年有多达6000吨的防晒霜排向美国的珊瑚礁地区。防晒霜中的有机化合物羟苯甲酮会损害珊瑚。因此,含有这种化合物的防晒霜已在全球一些海岸地区被禁止。 在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对海葵和弯曲蕈珊瑚(俗称蘑菇珊瑚)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模拟阳光和人造海水的环境中,暴露于羟苯甲酮的海葵在17天内全部死亡,而在没有模拟阳光的情况下暴露于羟苯甲酮的海葵仍然存活。在吸收紫外线后,羟苯甲酮本应以热能的形式驱散光能,防止晒伤。然而,海葵和珊瑚独特的代谢方式导致当暴露在阳光下时,羟苯甲酮产生的物质会形成破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