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合欢树》 ———史铁生 目录 壹 贰 叁 肆 教 学 目 标 作 者 简 介 教 学 过 程 课 堂 小 结 (一)、教学目标 1、梳理文章脉络,总结具体事件,分析各种描写的作用。 2、探究“合欢树”在文中的象征意义。 3、体会作者与母亲的深厚情感。 罗斯福:39岁时患脊髓灰质炎,4次当选美国总统,06年被美国权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第4名。 霍金:患有渐冻症,全身瘫痪、不能发音,是继牛顿和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物理学家之一,被誉为“宇宙之王”。 耳聋的贝多芬 目盲的阿炳 失去一只耳朵的凡·高 渴望看见光明的海伦·凯勒 …… (二)、作者简介 史铁生(1951—2010): 当代作家、散文家。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最后终于在母亲的帮助下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并获得巨大成功。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 代表作:《我与地坛》、《命若琴弦》、《病隙碎笔》。 “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三)、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1、快速朗读全文,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1-5):我和母亲的三个故事。 第二部分(6):过渡段。 第三部分(7-12):借合欢树表达对母亲的怀念。 1、文章前半部分主要回忆了我与母亲的哪三件事? 时间 事件 时间顺序 二、文本剖析 10岁 20岁 30岁 作文竞赛获奖 双腿残废 发表小说 时间 事件 我的反应 母亲的反应 母亲的形象 10岁 作文获奖 20岁 双腿残废 30岁 发表小说 (已去世) “扫兴”、“故意笑”、“装作不注意” 故作轻慢、劝勉 “还年轻”、“聪明”、“好看” “只想写小说”、绝望 为我治病、鼓励我写小说 “已不年轻”、“有白发” 追悔、自责 我 母亲 10岁作文获奖时 “扫兴”、“故意笑”、“装作不注意” “急” 劝诫 不理解母亲 ———逆反心理、倔强 “还年轻”、“聪明”、“好看” 故意轻慢、警戒勉励 ? 20岁双腿残疾后 我 “一心只想着写小说”、 “死了也好,死了倒痛快” ———逃避、绝望、自暴自弃 母亲 给我治病 鼓励我写小说 “已不年轻”、“开始有了白发” ———肖像 “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惊惶”、“昼夜守” ———动作 “再试一回,不试你怎么知道会没用?” ———语言 “虔诚地抱着希望” ———心理 “那就好好写吧……” ———语言 “给我借书”、“推我去看电影” ———动作 坚持执着 无私无怨 乐观积极 不理解 母亲 我 30岁发表小说后 “已过世多年”、“离开我整整七年” 自问自答:“她心里太苦了。” 终于理解了母亲的辛苦,母亲的伟大,深深思念母亲又满怀深深的愧疚 子欲养, 而亲不待。 情感变化 我 不理解母亲的苦心 忽略母亲的痛苦 深深思念与愧疚 母亲 10岁 20岁 30岁 合欢树:落叶乔木,伞形树冠。叶互生,为偶数。花美,形似绒球,清香袭人;叶奇,日出而开,日落而合。有“马缨花”、“绒花”之称。常象征夫妻恩爱、婚姻美满。蕴含了合家欢乐的吉祥之意。 2、有感情地朗读后半部分,思考下列两个问题。 (1)、文中几次出现合欢树?请从原文中找出来。 (2)、合欢树与母亲、与我之间存在什关系。 (1)、文中几次出现合欢树?请从原文中找出来。 7段:院儿里老太太谈起、新生儿瞪着窗户上的树影…… 8段:合欢树的由来,被误以为是“含羞草”。 9段:想起孩子眼里的树影。 10段:到院儿里问起合欢树。 12段:想象未来的合欢树。 “我心里一阵抖,还是推说手摇车进出太不易。” 小院里满是悲痛的回忆。看到合欢树会使我想起母亲,同时想起关于母亲的遗憾。母亲生前悉心栽培合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