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6769991

中学生阅读指导目录《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导读设计

日期:2025-11-2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5次 大小:1810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中学生,阅读,指导,目录,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导读
  • cover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导读 背景知识 (一)关于作者 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前苏联著名的无产阶级作家,布尔什维克战士,1904年9月22日出生于工人家庭。11岁开始当童工,1919年15岁加入共青团,参加了国内战争,16岁在战斗中不幸身负重伤,右眼失明。17岁那年,再次因劳累与疾病而被送回老家休养。病愈返回后,过度辛劳又摧垮了他的身体,不得不在疗养院进行理疗。病情一好转,他就又回到基辅投身建设工作,在与共青团员到冰冷的河水中抢救木材时,他再次病倒,得到了医疗鉴定委员会签发的“一等残废证明”,这一年他才18岁。1923到1924年担任乌克兰共青团领导工作,1924年20岁的他加入共产党。由于伤病缠身外加长期超负荷工作,1929年23岁的他全身瘫痪了,双目失明。1930年秋,他着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创作,用一年时间就完成书的上卷并在《青年近卫军》杂志上开始连载;1934年,正式出版发行单行本,引起了国内外强烈的反响,31岁荣获列宁勋章。1936年12月22日,32岁的奥斯特洛夫斯基病逝于莫斯科,留下了一部给孩子们看的作品《柯察金的幸福》。 (二)创作背景 1929年23岁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在这人生的艰难时刻,奥斯特洛夫斯基决意通过文学作品,来展现当时的时代面貌和个人的生活体验。奥斯特洛夫斯基在与病魔做斗争的同时,创作了一篇关于科托夫骑兵旅成长壮大以及英勇征战的中篇小说。两个月后小说写完了,他把小说封好让妻子寄给敖德萨科托夫骑兵旅的战友们,征求他们的意见,战友们热情地评价了这部小说,可万万没想到,手稿在回寄途中被邮局弄丢了。这意外的打击对他来说,实在是太残酷了,但这并没有挫败他的坚强意志,1930年秋,在参加斯维尔德洛夫共产主义函授大学学习的同时,他着手构思《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创作。他强忍病痛,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在病榻上历时三年完成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取材于他的亲身经历的不朽杰作,实现了重返战斗岗位的理想。 小说的结尾说,保尔在近乎绝望的期待中,终于迎来了州委的电报:“小说备受赞赏。即将出版。祝贺成功。”而现实中的尼·奥斯特洛夫斯基却没有那么幸运,而是经历了不少磨难:小说寄给-出卷网-之后就被退稿了,后经过朋友们的努力,才被一家杂志社“小心翼翼”地接受。1932年4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开始在《青年近卫军》杂志上连载,却一直得不到评论界的关注。1934年,正式出版发行该书单行本,这才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不但国内知名人士和著名作家纷纷写信向奥斯特洛夫斯基表示崇高的敬意,连老作家妥拉菲莫维奇和列宁的弟妹都特意赶往作者所在的疗养院表示祝贺。1935年10月,奥斯特洛夫斯基被授予国家级最高荣誉———列宁勋章。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获得了空前的成功,早在1934年,该书就被翻译成乌克兰语、波兰语、摩尔多瓦语和楚瓦什语;自发表后20年间,仅在苏联便用43种民族语言出版150多次。 三、成就与影响 “这是小学三年级时从老师那里偷来看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人物和情节都在脑海里萦绕。读前还是少年,读后就觉得一只脚已经踏进了青春的大门。” ———中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 “生活的教科书。”———前苏联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肖洛霍夫 “整个苏联文学中暂时还没有如此纯洁感人,如此富有生命力的形象。”———前苏联作家法捷耶夫 教学指导建议《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非常励志的长篇小说,阅读这一类型的作品,一定要关注作品所反映的社会大背景,或是主人公生活的特殊时代,因为主人公的成长、形象的塑造,都是在特定的社会背景、时代潮流中完成的。这类作品往往以苦难为底色,主人公历尽艰难困苦,战胜敌人(困难与挫折),也战胜自我,最后达成自己的理想目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