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认识生命 第三节 认识生物圈 基础过关全练 知识点1 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 1.【跨学科·语文】(2023北京怀柔期末)叶圣陶先生曾这样描述“爬山虎”:“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从生物学角度分析,这种现象体现对生物产生影响的非生物因素是( ) A.光 B.空气 C.水分 D.土壤 2.每年10月底,北京门头沟区潭柘寺的红叶“漫山红遍,层林尽染”,如火似霞,宛如丹桂涂朱。导致叶变红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 A.温度 B.水分 C.空气 D.土壤 3.【中华传统文化·诗词】(2023北京海淀期末)下列诗句描写的现象,主要受生物因素影响的是 ( ) A.二月初惊见草芽 B.惟有葵花向日倾 C.雨滋苔藓侵阶绿 D.穿花蛱蝶深深见 4.(2023北京平谷期末)湿地中的芦苇能够净化水质,改善环境。此现象体现的是( ) A.生物适应环境 B.环境影响生物 C.环境适应生物 D.生物影响环境 5.(2023北京房山期中)沙蒿在干旱贫瘠的土壤中生长,能固沙,这说明 ( ) 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生物能影响环境 C.生物对环境没有影响 D.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知识点2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6.【教材变式·P15内容变式】(2023北京通州期中)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肾”“物种贮存器”“气候调节器”,在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的生态系统是 ( ) A.森林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湿地生态系统 D.农田生态系统 7.(2023北京燕山期末)下列关于生物圈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地球上凡是有生物分布的区域都属于生物圈 B.生物圈是人类与其他生物共同的家园 C.生物圈是由地球上所有生物组成的 D.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知识点3 生物圈是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 8.(2021北京延庆期中)如果离开了其他生物,人类的生活是难以维持下去的。下列各项都是来自生物的是 ( ) ①奶制品 ②肉类 ③蚕丝 ④水泥 ⑤毛皮 ⑥木材 A.①②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⑥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⑥ 9.【学科素养·态度责任】【新独家原创】2022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在辽宁省沈阳市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致信祝贺。贺信中指出,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下列有利于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圈的是 ( ) A.毁林开荒 B.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江河 C.购物不使用塑料袋 D.使用含磷洗衣粉 能力提升全练 10.【跨学科·语文】(2022海南中考,21,★)下列诗句中有关生命现象与所对应的直接影响因素,不匹配的是 ( ) 选项 诗句 直接影响因素 A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温度 B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光照 C 日光斜照集灵台,红树花迎晓露开 土壤 D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水分 11.【中华传统文化·农谚】(2022山东日照中考,14,★)下列农谚不能体现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 ) A.小满小满,谷粒渐满 B.清明雨涟涟,一年好种田 C.粪草粪草,庄稼之宝 D.山上多种树,胜似修水库 12.(2022内蒙古通辽中考,2,★)下列选项中,与“干旱使农作物减产”体现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一致的是 ( ) A.蚯蚓的活动使土壤疏松 B.全球变暖致珊瑚虫死亡 C.蚜虫滋生造成小麦减产 D.野兔泛滥加速草场退化 13.(2022四川南充中考,1,★)胡杨是生长在沙漠中唯一的乔木树种,其细胞透水性较强,能吸收很多的盐分,并能通过茎叶排出盐分,故能生长在高度盐渍化的土壤上,堪称“拔盐改土”的“土壤改良功臣”。以上内容体现了( ) 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生物能影响环境 C.生物依赖于环境 D.生物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 14.(2023北京八中期中,4,★)“沙漠植物种类少”“春兰秋菊”,上述现象中起主要作用的非生物因素分别是 ( ) A.水、阳光 B.阳光、温度 C.水、温度 D.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