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6931294

青岛版(六三制2017秋) 五年级上册6.露和霜课件(13张PPT)

日期:2025-09-18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89次 大小:652198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6
青岛,13张,课件,五年级,上册,2017
  • cover
(课件网) 第2单元 水循环 2.2 露和霜 科学知识目标 认识露和霜及其形成原因。 科学探究目标 (1)设计并完成露和霜形成的模拟实验。 (2)能基于所学知识解释自然界中露和霜是怎样形成的。 科学态度目标 对露和霜的形成表现出科学探究的浓厚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识到人类与环境相互影响。 教学目标 引入新课 雪、霜、露、雨…… 除了云和雾,自然界中还有哪些事物其实也是水? 认识露,探究露的成因 认识露 露是什么样的? 它通常在什么时候出现? 认识露,探究露的成因 制造“露” 向桶里加冰,观察桶的外壁 注意:实验前将桶的外壁擦干 认识露,探究露的成因 分析露的成因 露的成因: 在温度逐渐下降(仍高于0 ℃)时,接近地面的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凝结在地面或靠近地面的物体表面上,形成小水滴,这就是露。 ①仍高于0 ℃:在实验中,桶内冰块的温度约0 ℃,桶外壁的温度高于0 ℃。 ②接近地面:稍高位置的水蒸气遇冷后会形成雾甚至云。 ③小水滴:露是水的液态。 认识霜,探究霜的成因 认识霜 霜是什么样的? 它通常在什么时候出现? 认识霜,探究霜的成因 制造“霜” 注意:实验前将桶的外壁擦干 向冰桶里加盐,观察桶的外壁 认识露,探究露的成因 分析霜的成因 霜的成因: 在温度降到0 ℃以下时,接近地面的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在地面或靠近地面的物体表面上形成小冰晶,这就是霜。 ①温度降到0 ℃以下:在实验中,往冰块上撒盐,能让温度低于0 ℃。 ②小冰晶:霜是水的固态。 雾凇是怎样形成的 拓展活动 雾凇是雾还是霜?它是怎样形成的? 总结 成因:接近地面的水蒸气遇冷形成。 露(高于0 ℃,液态) 霜(0 ℃以下,固态) (1)填空题。 ①在温度逐渐下降(仍高于0 ℃)时,接近地面的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凝结在地面或靠近地面的物体表面上,形成( ),这就是露。 ②在温度降到0 ℃以下时,接近地面的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在地面或靠近地面的物体表面上形成( ),这就是霜。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 ①雾凇是雾的一种。 ( ) ②从冰箱拿出的雪糕包装袋的表面会出现水珠,这些水珠和露珠的形成原因类似。 ( ) ③霜形成的条件之一是空气温度在0 ℃以下。 ( ) (3)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露和霜一般在( )形成。 A.上午 B.夜间 C.午间 ②冬天的早晨,卧室的玻璃窗上会出现水珠,这些水珠出现在玻璃窗的( )。 A.外侧 B.内侧 C.两侧 ③冬天的夜晚,温度突然降到了-6 ℃,小明第二天上学时不可能看到( )。 A.说话时嘴里吐出“白气” B.枯黄的草坪上铺满了白霜 C.青蛙在草丛里跳来跳去 基础达标 综合探究 (1)露和霜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2)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中有“霜降”这一节气,它通常是什么时候?有什么特点? 露 霜 不同点 相同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