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査尔达什舞曲》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小提琴常见的演奏技法,及其音乐表现特色。 2. 欣赏小提琴独奏《查尔达什舞曲》,为乐曲划分段落并了解小提琴主要演奏技法。 3. 对小提琴及小提琴曲产生兴趣,激发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教学重难点 1. 分段欣赏《查尔达什舞曲》,准确概括各段落情绪。 2. 能分辨出作品中使用的小提琴演奏技法,并对该技法的演奏特点有所认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查尔达什舞曲》,是意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维托里奥·蒙蒂最著名的两首小提琴曲之一,后曾被改编为手风琴等各种乐器的独奏曲和合奏曲,常见的有长笛、小号、长号、单簧管和二胡的独奏曲版本,甚至还有口哨或口琴演奏的版本,流传十分广泛。 其音乐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称“拉绍”,速度徐缓而富于歌唱性,2/4或4/8拍子,这是男子独舞者出场时的音乐;第二部分称“弗里斯”,2/4拍。这段舞曲节奏鲜明,速度迅急而情绪热烈,用来伴奏男女双人舞。 《查尔达什》这首曲子即以这一舞曲的典型特点写成,听到它,就好像在我们的面前展现出一幅匈牙利人民生活的民俗画面。 【设计意图】充分介绍背景,有利于学生理解乐曲包含情感,入情入境。 介绍小提琴结构。 二、新课 1.现代意义上的小提琴最早是在十六世纪出现的,几个世纪以来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这和它善于表现深切情感的音色有着直接的关系,很多如泣如诉的旋律都是由小提琴演奏出来的。 播放《查尔达什舞曲》第一部分音频。思考:这段旋律在音乐上有什么特点,小提琴在演奏上又有什么特点。 2.这段音乐中,小提琴一直在使用连弓进行演奏,旋律的节奏比较宽松,使用了很多八度的大跳和装饰音。旋律从低音3开始,有一种深沉略含忧伤的味道。这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小提琴抒情的一面,它的倾诉、它的歌唱常常能打动我们的心灵。但小提琴的表现力远远不只如此,小提琴也非常擅长表现充满热情的场面,现在我们就欣赏一段小提琴充满热情的表演,请大家对比刚才那段抒情的音乐,感受下小提琴是如何演奏热烈场景音乐的。 播放《查尔达什舞曲》第二部分音频。 3.请大家说说这段音乐小提琴的演奏有什么变化?学生回答。 这段音乐小提琴演奏使用的是快弓,它和连弓表现出的形象是完全不一样的。采用这样的演奏方法也是由这段音乐的特点决定的,这段音乐速度非常快,采用的是连续的十六分音符进行,表现了一种非常热烈的情绪。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逐步引导感知音乐,引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 4.播放《查尔达什舞曲》全曲音频,学生划分段落。 (1)同学们,刚才我们欣赏的这两段音乐其实是属于同一首作品———《查尔达什舞曲》,这是匈牙利的一种音乐体裁。它的特点是由慢而忧郁的旋律和快而热烈的旋律两部分构成。我们今天学习的这首《查尔达什舞曲》是由意大利作曲家蒙蒂创作的,他把查尔达什舞曲的结构进行了拓展,这首作品是由四个部分构成的,现在请大家完整欣赏一遍这首作品,请根据我们听过的两个主题把这首作品的四个部分划分出来。 这首作品的四个部分是怎样划分的?有什么样的特点?学生自由回答。(这首作品是按慢———快———慢———快来划分四个部分的,前面欣赏过的慢的段落是第一部分,快的段落是第二部分,第四部分从反复第二部分的旋律开始。) (2)说一说乐曲不同部分在速度上的变化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 5.欣赏泛音部分 第三段音乐和第一段音乐在旋律上都使用了大跳作为主要的手段,但第三段小提琴的演奏出现了和弦,增加了旋律的厚度,使音乐更加富有气势。在第三段的最后,小提琴使用了泛音的技法,仿佛是要引发人们的无限联想。我们再单独来听一下小提琴泛音的这个部分,感受下泛音的特点。 播放(《查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