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6994651

17《我的母亲》教案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日期:2025-05-22 科目:语文 类型:教案 查看:45次 大小:4687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我的母亲,教案,高教,中职,语文,基础
  • cover
我的母亲 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课题 《我的母亲》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生平及重要作品 2、了解课文以时间为顺序的叙述方式 3、引导学生鉴赏作者笔下所塑造出的伟大的母亲的形象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鉴赏作者笔下所塑造出的伟大的母亲的形象,领悟作者对母亲的深情,从而培养健康的情感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所一直强调的母亲对其的“生命教育”,从而提升对浓浓亲情的珍视 主要教法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主要学法 自主学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大家欣赏这个画面,看看这表现什么主题。(生回答:母爱。) 2、这位母亲在干什么?这幅图片让我们想起哪首诗?《游子吟》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老舍写自己母亲的自传性文章《我的母亲》 二、课前预习检测 1、老舍原名_____,字_____,长篇小说代作:_____、_____ 。 话剧代表作:_____ 、_____曾因创作优秀话剧__《龙须沟》而被授予_____称号。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外甥: 揣: 家谱: 窘迫: 出阁: 绞脸: 敷衍: 就寝: 撮土: 殷勤: 份礼: 筹划: 刮痧: 撑持: 廿: 夹竹桃: 庚子闹“拳”: 供给: 惦念: 便利: 三、课文探究: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概括母亲的性格 1、全文是按着什么顺序来写的?找出关键词语。 母亲出生、出嫁→“我”的出生→“我”一岁半(庚子闹“拳”那一年)→ “我”小学毕业→“我”师范毕业→“我”廿三→“我”廿七 →七七抗战→去年→今年 2、作者眼中的母亲是个什么样的人,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诵读课文完成下表: 段落母亲的事迹母亲的品行或性格8 洗衣、缝补或裁缝衣裳、收 拾院子屋中、浇灌、爱护花 勤劳认真诚实、勤劳爱干净、爱 花爱生活、爱花、爱清洁、守秩序 9 接送三哥 做家务 爱儿女、勤劳爱干净 10 款待客人、贺吊亲友 热情好客、爱亲友、好客 11 善待姑母、帮助邻居、 处理姑母的遗产 忍耐爱亲人、助人为乐、爱邻里、 干练、手巧、吃亏、软而硬 和平 的态度 吃亏有一定的宗旨与原则 12 母亲不软弱,保护儿女安全 软而硬(坚强)、爱儿女、 感情内敛而丰厚 13 作了半个月的难,给我筹钱,送我上学、忍痛嫁女、 除夕迎儿、送儿 无私爱儿女、通情达理、慈爱 14 同意小儿子的要求、生日时 想念儿子而不说出口 开明 3、总结母亲的形象: 朴实善良;待人热情;勤劳认真;坚强硬性;慈爱明理 4、母亲对我产生了什么影响?找出文章中体现此问题的语句。 四个方面——— (1)第9节,“从这里,我学得了爱花,爱清洁,守秩序。” (2)第10节,“到如今如我的好客的习性,还未全改,尽管生活是这么清苦,因为自幼儿看惯了的事情是不易改掉的。” (3)第12节,“她的泪会往心中落!这点软而硬的个性,也传给了我。我对一切人与事,都取和平的态度,把吃亏看作当然的。但是,在作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的法则,什么事都可将就,而不能超过自己划好的界限。”“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4)第17节,“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 总结: ①学到爱花,爱清洁,守秩序; ②养成好客的习惯; ③形成了软而硬的性格; ④给“我”生命的教育。 5、贯穿全文的线索要什么? 敬爱→愧疚→怀念 6、与生交流: ①同学们,你们知道母亲的生日吗?你们知道吗,你的生日母亲记得最清楚,为什么呢? 师补充:还有一个原因,因为生你们时,是母亲最痛的时候。 师:医学上把人类感受到的疼痛分成12级,级别越高,感受到的疼痛感就越大。而第12级就是分娩时的疼痛。还有一个更直接的说法,人体最多只能承受45(单位)的疼痛。但在分娩时,一个女人承受的痛却高达57(单位)。这种痛相当于20根骨头同时骨折! 真是儿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