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语言文字运用专题复习 整本书阅读考查: (2023春·上海浦东新·高三上海市实验学校校考阶段练习)按要求选择。 (1)红楼回目中往往有对人物的“一字定评”,下列选项中与回目相对应的一项是( ) 袭人娇嗔箴宝玉 平儿情掩虾须镯 晴雯病补雀金裘 紫鹃情辞试莽玉 A.勇、贤、俏、慧 B.俏、慧、勇、贤 C.慧、勇、贤、俏 D.贤、俏、勇、慧 (2023春·上海宝山·高三上海交大附中校考开学考试)按要求选择。 (1)《红楼梦》中,众人在大观园一起填词,请根据所作内容推断作者,以下选项推断正确的是( ) A.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宝钗 B.纤手自拈来,空使啼燕妒。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别去。———湘云 C.空挂纤纤缕,徒垂络络丝,也难绾系也难羁,一任东南北各分离。———黛玉 D.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探春 (2023春·重庆沙坪坝·高三重庆南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6.《红楼梦》第九十八回,黛玉临终之时,“直声叫道:‘宝玉,宝玉!你好……’说到‘好’字,便浑身冷汗,不作声了”。作者在此处就是有意设置歧义。请从修辞效果和表意目的的角度分析作者这样写的好处。 (2023·山西太原·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32.专家通过鸳鸯、荷叶、莲花推测唐代的珍珠母嵌花青铜镜可能是结婚礼物。下面是《红楼梦》中的一处景物描写,请你依此推断与之相关的人物,并说明理由。 忽抬头看见前面一带粉垣,里面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 (节选自《红楼梦》第十七回 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 (2023·湖南·校联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横竖就拿那么一点工资,还要24小时使唤人了?”“你瞧,又开始画饼了,我要是信了,怕是要哭断肠去了。”最近,“林黛玉发疯文学”在网络走红。网友们脑洞大开,各类生活场景将林黛玉的“怼人”话术巧妙应用,短视频平台也掀起了二次创作。有人质疑网友将林黛玉怼人的话语单独挑出来搞成经典语录,而不看这些话语在原著里的语境,有 ① 之嫌。对此,专家认为,新媒介技术的变化确实产生远离纸质阅读这样一个趋势,但尽管许多都被娱乐化,经典仍然还是经典,经典只有传播了,才有价值。 在网友对“林怼怼”的模仿热潮中,不难发现,职场话题是创作焦点。“横竖就拿那么一点工资,还要24小时使唤人了?”一句,表达的是职场人对过度加班的不满;“你瞧,又开始画饼了,我要是信了,怕是要哭断肠去了”,则是借林妹妹之口,直言对老板空洞承诺的反感。这其中,语气也许是戏谑“发疯”的,情绪却是极其真实的。 林黛玉“花式怼人”大火的背后,折射出一些人现实中无法体面拒绝、坦言不满的无奈。很多时候,面对一些亲戚、同事、领导的无理要求,人们总是要用一些委婉的言辞包裹拒绝的意图。当“高情商”说法也无法回绝时,便只能 ② 答应下来。就这个角度而言,如今流行的犀利“林学”,其实与此前被动自我保护的“糊弄学”有 ③ 之处,它们共同传达出年轻人对缺乏边界意识、形式主义、过度内耗等行为的反感。 33.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34.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35.面对老板的加班要求,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表达了员工的不满,你认为这种“林怼怼”式的表达合适吗?请结合情境,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谈谈理由。 (2023·吉林长春·东北师大附中校考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对联,也叫楹联、楹帖等。楹,就是建筑物的柱子,题在两根对称的柱子上的文字就叫楹联。对联,既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品种,又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对联兼诗歌散文之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