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095337

11 *《百年孤独(节选)》课件(共38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3次 大小:538382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百年孤独(节选),课件,38张,PPT
  • cover
(课件网) 《百年孤独》节选 统编版高中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 第一部分 文学常识 第二部分 文本分析 第三部分 作文素材 第四部分 作业 目 录 马尔克斯(1927一2014),哥伦比亚作家,20世纪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1967年发表代表作《百年孤独》,被认为是拉丁美洲的一场“文学地震”,奠定了他在文坛上的地位。 随后又创作了《家长的没落》和《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等小说。 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后,潜心创作,不断有新作推出,《霍乱时期的爱情》和《迷宫中的将军》等都是影响比较大的作品。 作者介绍 马尔克斯自幼生活在外祖父家,从小受外祖母讲的神话故事的影响,这为他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他的作品荒诞神奇,但无不植根于拉丁美洲民族的土壤上。在创作中又采用了印第安传说、东方神话、宗教典故的技巧,兼容并蓄,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 他善于把现实主义的场面,情节和完全出于虚构的幻想情境有机融为一体,通过光怪陆离的魔幻世界的折射,表现活生生的社会现实。 长期以来,拉丁美洲地区的国家和民族,经历了西班牙等欧洲殖民者的入侵、外来文化的冲击,在争取独立的斗争中付出了血的代价。摆脱殖民统治后,这一地区的人民又生活在军事独裁者的暴虐统治中。从1830年至19世纪末的70年间,哥伦比亚爆发过几十次内战,数十万人丧生。《百年孤独》以很大的篇幅描述了这方面的史实,并且通过书中主人公带有传奇色彩的生涯集中表现出来。作者以“我要为我童年时代的全部体验寻找一个完美的文学归宿”为初衷,写下这部书,揭示了拉丁美洲民众在从愚味落后走向现代文明过程中的种种艰难历程和痛苦体验。 写作背景 魔幻现实主义是拉丁美洲特有的文学流派。它立足于拉美现实,运用荒诞派的手法,将拉美的现实生活与神魔鬼怪等幻觉的东西融为一体,往往写得晦涩难懂。它在拉美兴盛,又接受欧洲文学、尤其是现代派文学的影响,又有独特的印第安文化,吸收了其中的传说、神话、巫术、幻觉、怪诞等成分。 魔幻现实主义 代表人物:加西亚·马尔克斯。 原则:变现实为幻想而不失其真。 特点: (1)弥漫着浓重而强烈的神奇气氛。 (2)具有鲜明的反殖、反帝、反封建、反独裁的进步倾向。 (3)善于借鉴、吸收和运用外来文化,并且结合本民族的习俗加以提炼、发展和融会贯通。 人物关系框架 第一层:(第1-2段)写封闭的马孔多在与外界沟通后开始发生变化。 第二层:(第3-7段)丽贝卡来到马孔多,乌尔苏拉夫妇接纳了她,使她融入布恩迪亚家族。 第三层:(第8-12段)丽贝卡将失眠症带到马孔多,失眠症在镇上蔓延。 第四层:(第13-14段)马孔多全镇民众对抗失眠症。 理清思路 问题1:用音乐钟代替报时的群鸟有什么寓意? “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至少暂时从幻想的种种煎熬中解脱出来,很快便营造出一种井然有序的实干氛围,其中只批准一项自由:释放从建村伊始就以歌声欢快报时的群鸟,代之以家家户户各备一台音乐钟。这些雕刻精美的木钟是用金刚鹦鹉从阿拉伯人那里换来的,由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统一校准。每隔半小时镇上便响起同一乐曲的欢快和弦,一到正午更是蔚为壮观,所有时钟分秒不差地同时奏响整曲华尔兹。” 第一层 答案1:暗示了马孔多生活方式的改变———阿拉伯人带来的文化,使封闭落后的马孔多发生了改变。响起“欢快和弦”,“整曲华尔兹”一起奏响的壮观场景,渲染了一种欢快、清新的氛围,喻指马孔多改变生活方式后呈现出的新气象和生命力。 问题2:从叙述视角来看,这两句描写有什么特点? “那些年间,也是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决定在街上种植巴旦杏代替金合欢,并且发现了能使树木经久不衰的方法,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