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武术《健身南拳》大单元教学计划学练《健身南拳》第五、六动 大单元名称 健身南拳 年级(班级) 班 总课时数 18 设计思路 1.根据人教版《课程标准(2011年版)》水平四,设置初二上学期健身南拳的第一个大单元(即第一个模块)相关目标、内容、方法与考核评价;2.根据初二年级学生身心发展、动作技能与学习规律,将冲拳、切掌等手型变化和马步、弓步等步型变化等基本功练习、健身南拳一至九动学练、多种类型的武术、体能游戏、不同方式的团队比赛等项目搭配作为第一个大单元学习内容,提升武术———健身南拳课程实施的适宜性与实效性,激发学生爱国情怀、培养尚武崇德的优良品质、发展学生肌肉关节力量,提高团队协作、公平竞争、相互尊重的“武德”精神;3.从学情、可利用的教学资源等实际出发,“以赛促练、以赛促评”和“艺术类学科融合”为本课的主要教学模式,以达到激发学生兴趣的目的和学练效果,从而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 学情分析 1.生理特征:初二年级男、女生身体发育出现差异,身体形态产生了较大变化;男生身高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女生身高增长速度逐渐减缓并开始表现出明显的女性特征,男女性别特征较为明显,肌肉力量、速度差异较为明显。2.心理特征:初二学生正处青春期,独立意识和自尊心增强,希望有自己的小天地,情感多变而不稳定,抗挫折能力较差,对枯燥的运动项目有一定的厌学情绪;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有了初步发展,男生喜欢做一些引起他人注意的事情,特别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女生较为腼腆、害羞。3.运动能力基础:通过小学和初一的学习,部分学生对武术的基本动作和闪身防挡动作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但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学练过程中动作间的衔接不好,虽然大部分学生在学练过程中上下肢不够协调,但在学练过程中的具备一定的控制身体姿态能力,能完成南拳基本手型、左右蝶掌等基本动作,协调、灵敏有一定基础。4.体育经验和生活经验:能按照学习的技术动作在学、练、赛中表现出来,能遵守游戏、比赛规则,可以和不同运动能力的学生共同参与学、练、赛,能够与同伴友好相处;有观看过国内外武打影视剧和观看武术比赛的经历,对我国传统文化探索欲强。 学习目标 1.运动能力:通过本单元学习,武术基本功有所提高,学练赛中保持每个动作的身体姿态,并能说出每个动作的名称,知晓基本功对武术运动的重要性,可以完成健身南拳、自编南拳的学练赛评;在南拳的各类比赛及活动中会应用和迁移学习,增强关节肌肉力量和塑造强健身体形态,学会反思自己的不足,具备学习其他武术套路及比赛的基本能力。2.健康行为:在学练赛过程中形成积极健康、和谐快乐的氛围,在各类型的学练赛活动中享受运动快乐,课后能主动参与“健身南拳”相关活动,逐步养成通过“健身南拳”和身体素质练习增强体质的运动习惯,在学练赛过程中遵守规则,懂得要保护自己和同伴,逐渐形成积极的体育运动态度。3.体育品德:积极地参与武术的活动与竞赛,通过健身南拳、自编南拳培养交流、勇于挑战、顽强拼搏、团队协作的意识,正确看待输赢,形成自我规范、公平竞争、积极进取的“武德”品质。 课次 学习内容 教学策略 过程与方法 注意事项 1 1.静力性拉伸和动力性拉伸。2.游戏。3.武术基本手型、 步型。4.小组学练赛评。5.核心力量练习。6.爱国主义教育和健康教育知识。 1.A静力性拉伸;B动力性拉伸。2.游戏:双人马步推击掌游戏3.A基本手型;B:基本步型。4.A分小组练习基本手型和步型;B小组PK。5.核心力量练习。6.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探索欲,静力性拉伸和动力性拉伸的区别。 1.充分热身,预防运动损伤。2.游戏时提醒脚不能动,只能用手掌,注意控制力量。3.基本手型和脚型学练赛中,提醒学生保持间距和身体姿态的稳定。4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