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176634

2023华师大版七上科学全效提优《第1章 地球上的生物》单元测试卷A(原卷+解析卷+答题卷)

日期:2025-05-25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8次 大小:20296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3,答题,解析,原卷,试卷,单元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华师大版七上科学全效提优《第1章 地球上的生物》单元测试卷A 一、单选题(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 ) A. 新冠病毒 B. 枯树干上的木耳 C. 做成风铃的贝壳 D. 冬眠中的蛇 [解析]病毒、木耳和冬眠中的蛇都是有生命特征的生物,而做成风铃的贝壳已没有生命特征,不是生物。 [答案]C 2、下列生命现象与所体现的生物基本特征不相符的是( ) A. 种子发芽后的幼苗渐渐生长了,这是生物的繁殖现象 B. 用玻璃棒触碰蚯蚓的前端,蚯蚓迅速躲避,这是生物的应激性 C. 同一只猫生出不同毛色的小猫,这是生物的变异现象 D. 小蝌蚪长成一只青蛙,这是生物的生长和发育现象 [解析] A. 种子发芽后的幼苗渐渐生长了,这是生物的生长发育而不是繁殖现象,不正确;B. 用玻璃棒触碰蚯蚓的前端,蚯蚓迅速躲避,这是生物的应激性,正确;C. 同一只猫生出不同毛色的小猫,这是生物的变异现象,正确;D. 小蝌蚪长成一只青蛙,这是生物的生长和发育现象,正确。 [答案]A 3、生物学的一大特点是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生物结构与生存环境相适应。下列生物特点不能说明生物与环境适应的是( ) A. 鲫鱼用鳃呼吸 B. 仙人掌的叶进化为刺 C. 蚯蚓的活动使土壤更加疏松 D. 骆驼尿液非常少 [解析]A.鲫鱼生活中水中用鳃呼吸,从水中获得氧气,说明生物与环境相适应,正确;B.仙人掌叶变成刺,为了适应沙漠干旱环境,减少水分的散失,正确;C.蚯蚓的活动使土壤更加疏松,说明生活影响和改变环境,不能说明生物与环境相适应,不正确;D.骆驼生活在缺水的沙漠中,尿液少以适应缺水的环境,正确。 [答案]C 4、机器人不属于生物,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它( ) A. 不能对人的指令做出反应 B. 不能生长和繁殖 C. 不需要进行维护 D. 不能运动 [解析]机器人可以运动,也需要定期维护,它可以对人的指令做出相应的反应,但机器人不是生物,主要是因为它不能生长和繁殖后代。 [答案]B 5、陆生动物一般具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以适应干燥环境,下列不属于该类型结构的是( ) A. 蚯蚓的环节 B. 猎豹的皮肤 C. 蝗虫的外骨骼 D. 蜥蜴的鳞片 [解析]陆生动物是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呼吸空气中的空气,为了适应陆地生活,而呼吸空气、防止水分散失,身体的支撑与运动,保护卵等有关的结构都很发达,如猎豹的皮肤、蝗虫的外骨骼、蜥蜴的鳞片等,而蚯蚓的环状体节可增加运动的灵活性,使身体灵活自如的运动,与防止水分散失无关,故A符合题意。 [答案]A 6、下列有关生物适应环境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乌龟、鳄鱼用肺呼吸,是对水陆两栖生活的适应 B. 青蛙冬眠是对冬季寒冷气候的适应 C. 鸟类身体纺锤形前肢变成翼,是对空中飞翔生活的适应 D. 鲜花有鲜艳的花,是对昆虫传粉环境的适应 [解析] A. 乌龟、鳄鱼是爬行动物,是陆生动物,是对陆地环境的适应,不正确;B. 青蛙是变温动物,其冬眠是对冬季寒冷气候的适应,正确;C. 鸟类身体纺锤形前肢变成翼,是对空中飞翔生活的适应,正确;D. 鲜花有鲜艳的花,是对昆虫传粉环境的适应,正确。 [答案]A 7、科学家发现一种引起奶牛患病的特殊生物,这种生物比病毒还小,仅由多肽物组成,竟然没有遗传物核酸。虽然目前对这种生物还不清楚,但科学界一致认定这是一种新的生物类型,定名为朊病毒。那么判断的依据是( ) A. 能够使别的动物患病 B.含有蛋白质成分 C. 能够不断繁殖 D. 结构特别简单 [解析]判断的依据是朊病毒比病毒小,仅由多肽物组成,没有遗传物核酸,但是具有繁殖能力,能够进行不断的繁殖。 [答案]C 8、科学概念之间存在着包含、并列、交叉等关系,如图。下列关于概念间逻辑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物与非生物属于包含关系 B. 鸟类与生物间属于包含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