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40718

3.4 二氧化碳 第2课时(课件 16张PPT)

日期:2025-05-25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00次 大小:2393952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二氧化碳,2课时,课件,16张,PPT
  • cover
(课件网) 1 新课导入 1. 回顾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化学方程式) 2. 回顾二氧化碳的性质(化学方程式) 3.4.2 二氧化碳 【核心概念】 1.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学习内容与要求】 1.2 空气与水是重要的物质 ⑤学会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了解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2.科学思维:树立多角度、多层次地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意识;初步确立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的方法。 3.探究实践: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4.态度责任:增强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作出创新、大胆实践的科学精神。 2 核心概念与素养 3 新知探究 1.1 原理 任务一:了解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实验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根据所给资料,尝试写出化学方程式 大理石 稀盐酸 主要成分是CaCO3,是固体。 稀盐酸是HCl气体的水溶液。 CaCO3 + 2HCl CaCl2 + H2O + CO2 2.1 发生装置 任务二: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并说明理由 b 气体发生装置 反应物状态 反应条件:是否需要加热或催化剂  固体和液体反应 固体和固体反应 液体和液体反应 多孔隔板 2.2 收集装置 并说明理由 b 气体收集装置 气体密度 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 溶解性: 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 难或不易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排水法 2.3 制取气体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图,需要对哪部分进行气密性的检查?说明理由并阐述气密性检查的方法 用止水夹夹夹住导管(橡皮管),往长颈漏斗中倒水直至长颈漏斗末端浸没在水中后,继续加水,若长颈漏斗中的液面不再下降,说明气密性良好。 检查此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还有其他方法吗? 打开弹簧夹 长颈漏斗末端浸没在水中 抽气 产生气泡 打开弹簧夹 长颈漏斗末端浸没在水中 充气 产生水柱 4.下列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漏气的是(  ) A.装置①,把手移开后,导管中水面高于 烧杯内水面 B.装置②,长颈漏斗内液面高度保持不变 C.装置③,长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 D.装置④,上下移动a管时,a、b两端液面仍相平 D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1)如图组装好制取二氧化碳的简易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在锥形瓶中加入几小块大理石,塞紧带有长颈漏斗和导管的橡皮塞。 制取CO2的装置 (3)把气体导管插入集气瓶中,导管口应处在接近集气瓶的瓶底处。 (4)通过长颈漏斗加入适量的稀盐酸,锥形瓶中立刻有气体产生。 (5)片刻后,把燃着的火柴放到集气瓶口的上方,如果火柴很快熄灭说明集气瓶中已经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盖好毛玻璃片,将集气瓶口向上放在桌子上备用。 “查密” → “装药” → “集气” → “验满”。 4.试验二氧化碳性质。 (1)把一支短蜡烛固定在烧杯中的铁皮架上,点燃。拿起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向烧杯中缓 缓倾倒二氧化碳,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 CO2灭火 蜡烛火焰熄灭了 (2)取一支试管,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通入二氧化碳,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了 (3)另取一支试管,加入2毫升蒸馏水,滴入1-2滴石蕊试液,为_____色,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溶液颜色变为_____色。 CO2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紫 红 1.图是某学生设计的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图。指出图中的错误之处,并说明原因。 错误的制取CO2装置 漏斗管口没有伸到液面以下 气体要从管口逸出 导管口没有伸到集气瓶底 不能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尽 2.实验室制取CO2,如选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为原料,则为什么不能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