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176635

2023华师大版七上科学全效提优《第1章 地球上的生物》单元测试卷B(原卷+解析卷+答题卷)

日期:2025-05-25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8次 大小:163155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3,答题,解析,原卷,试卷,单元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华师大版七上科学全效提优《第1章 地球上的生物》单元测试卷B 一、单选题(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体具有的特征是( ) A. 能够生长和繁殖 B. 应激性 C. 能呼吸 D. 能排出体内的废物 2、用手触碰含羞草,含羞草的叶片会自然下垂,这体现的是生物特征中的( ) A. 应激性 B. 繁殖 C. 新陈代谢 D. 生长 3、如图是浙江大学机器人研究团队研发的名为“绝影”的四足机器狗,它能够稳健地爬陡坡。它的出现,让我国四足机器人技术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以下有关机器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B. 能够新陈代谢 C. 能够生长发育 D. 能够繁殖后代 4、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这种适应表现在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等方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鸟类的骨骼中空,有利于飞翔 B. 蜗牛的贝壳坚硬,有利于爬行 C. 鱼类的体形呈梭形,有利于游动 D. 青蛙的皮肤湿润,有利于呼吸 5、猪笼草是一种常绿半灌木,长有奇特的捕虫叶,能捕捉小虫,把它作为植物的主要依据是( ) A. 动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植物不能 B. 植物都是绿色的,动物不是绿色的 C. 动物会动,植物不会动 D. 植物能光合作用制造营养,动物不能 6、寒冷地区的雷鸟,其羽毛在冰天雪地的冬季呈白色,春夏时羽毛换成灰色或褐色。从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角度考虑,下列与此现象不同的是( ) A. 蚯蚓的活动使土壤更疏松肥沃 B. 竹节虫表似竹节适宜隐藏 C. 变色龙在不同环境中变换体色 D. 绵羊冬季绒毛多而夏季绒毛少 7、陆生生物可利用自身的体形和体色来逃避敌害和协助捕食,下列图示分别为毛毛虫、变色龙和蜂兰,这三种适应现象依次属于( ) A. 保护色、警戒色、拟态 B. 拟态、保护色、警戒色 C. 警戒色、拟态、保护色 D. 警戒色、保护色、拟态 8、我们常看到岩石上生长着许多粗糙的东西,这是生物界的先锋植物:地衣。这是因为它们它们能生长在岩石上并繁殖,而且能产生一种叫地衣酸的物质。该物质能腐蚀岩石,起到风化岩石的作用,这说明生物体具有的特征是( ) A. 新陈代谢作用 B.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C. 适应性和多样性 D. 能适应并影响环境 9、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同种生物性状差异性的是( ) A. 黑马和白马的毛色有差异 B. 黄种人和白种人的鼻梁有高低差异 C. 黑藻和衣藻形态各异 D. 橙子有的甜,有的酸 10、用放大镜观察蜗牛的触角上的双眼时,为了不惊动蜗牛,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前后移动蜗牛 B. 放大镜靠在蜗牛上 C. 同时移动人的头部和放大镜 D. 将蜗牛直接放在放大镜上 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成语揭示了动物间的捕食关系 B. 森林能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的现象说明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C. “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这主要是受温度的影响 D.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揭示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12、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生物学家对该肺炎致病的病毒进行跟踪,先后发现了与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初期相似但又有区别的新病毒,比如德尔塔新冠病毒、“奥密克戎”新冠病毒等,新病毒的出现,主要体现了生物的特征是( ) A. 能呼吸 B. 遗传和变异 C. 对外界刺激有反应 D. 能生长和繁殖 13、小明对蜗牛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兴趣,便与同伴一起去探索。他们记录了发现蜗牛的各处环境和蜗牛的数量(如表)。根据调查结果,你可推测最适宜蜗牛生存的环境条件是( ) 地点 蜗牛数量 水泥路上 0只 水槽边的石头下 21只 种花的湿花盆下 11只 干草地中 2只 A. 阳光充足 B. 空气新鲜 C. 阴暗潮湿 D.高温干燥 14、造成大多数生物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 A. 生物之间相互争斗,弱势种群失败 B. 由于各种原因使生存条件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