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187203

【人民版】《综合实践活动 劳动与技术》八上 4.1《枇杷》课件+教案+素材

日期:2025-05-11 科目: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78次 大小:79309900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民,综合实践活动 劳动与技术,八上,枇杷,课件,教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民版《综合实践实践活动 劳动与技术》八年级 教学设计 课题 第一课 枇杷 单元 四 学科 劳动教育实践 年级 八 教材分析 本课在学习中认识枇杷,了解枇杷的种植技术,了解枇杷的管理方法,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增强劳动实践意识,加深对劳动创造生活的认识。 学习目标 1、认识枇杷;2、了解枇杷的种植技术;3、了解枇杷的管理方法;4、培养热爱劳动,增强劳动实践意识,加深对劳动创造生活的认识。 重点 了解枇杷的种植技术; 难点 了解枇杷的管理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出示图片(枇杷的图片)枇杷是我国南方特有的果树。枇杷秋日养蕾,冬季开花,春来结子,夏初成熟,承四时之雨露,为“果中独备四时之气者”。枇杷果肉柔软多汁,甜酸适度,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等多种营养物质。板书课题 观看枇杷图片 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出与本课题相关的话题,启发学生,为后文铺垫。 讲授新课 一、认识枇杷(一)枇杷是蔷薇科枇杷属中的一种植物,为常绿小乔木,有生长快、结果早的特点。枇杷四季常青,树冠呈圆状,树干颇短,一般树高3~4m。叶厚,深绿色,背面有绒毛,边缘呈锯齿状。因果子形状似琵琶乐器而名。(一)枇杷的种类1、枇杷有数百个品种,按果肉颜色可分为红砂和白砂两类。红砂类果肉橙红或橙黄色,味甜酸,果皮厚,肉质稍粗;白砂类果肉乳白色或黄白色,汁多、味甜,果皮薄,肉质细软。2、小资料四川省枇杷优良品种大五星枇杷,属红砂类,系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 1987年通过实生选种育成的优质枇杷新品种,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枇杷育种上取得的重大成果。因其脐部呈大而深的五星状,故命名为大五星。由于其品质优果形大,在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获银奖(枇杷类最高奖)),有“枇杷之王”的美誉。故有“世界枇杷之乡在中国,中国枇杷之乡在龙泉”的说法。3、知识拓展(1)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Thunb.) Lindl.)是蔷薇科苹果亚科枇杷属的常绿乔木植物。小枝粗壮,有绣色或灰棕色的茸毛,叶片呈倒披针形,叶柄有灰棕色茸毛;圆锥花序顶生,花萼筒呈浅杯状,果实呈球形或长圆形。枇杷是潮州地区重要的水果产品之一,花期在10-12月,果期在5-6月。 枇杷最早记载于《莆田县志》:“枇杷,夏初成熟,色黄味酸”,因其叶形似琵琶而得名。 (2)枇杷原产于中国四川、湖北一带,现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多在低山丘陵及平原地区栽培。枇杷适宜温暖湿润的气候,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要求较高温度,较耐盐碱,喜排水良好、富腐殖质的中性或酸性土壤。枇杷的繁殖方式包括种子繁殖、扦插繁殖及嫁接繁殖。 (3)枇杷营养丰富,可作为水果食用,具有止渴、润燥、清肺、止咳等功效,《本草纲目》中记载:“枇杷叶气薄味厚,阳中之阴,治肺胃之病”,枇杷叶也可用来治疗胃病。 早在西汉时期中国就开始栽培枇杷,到唐代已极为普遍,白居易有诗“淮山侧判楚江阳,五月枇杷正满林”,写出了枇杷盛栽的景色。也是从唐宋时期开始,枇杷就被看做高贵,美好,吉祥,繁荣的美好象征。(二)枇杷的生长环境1、枇杷生长发育受所处的环境气候的影响非常明显。枇杷喜光,喜温暖气候和肥水湿润、排水良好的土壤,不耐严寒。2、温度。枇杷生长要求年平均气温一般不得低于12 ℃,最适宜生长的年平均气温在15 ℃以上,最低温度在-3~-5℃以上。枇杷不耐高温,气温35℃以上时,根系生长停滞,幼苗生长不良,果实易萎缩。降雨。枇杷喜欢湿润,要求年降雨量在1000~1 500 mm。光照。枇杷适宜在相对充足的光照环境中生长,因此在营养生长阶段需对其长势进行合理的控制,既要保证生长的需要,又要避免由于过分强壮而造成遮光荫蔽现象的发生。土壤。枇杷对土壤有较好的适应性,除石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