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单元信息 基本信息 学科 年级 学期 教材版本 单元名称 音乐 九年级 第二学期 人音版 《岁月回声》 单元 自然单元 组织方式 序号 对应教材内容 课时名称 1 欣赏交响大合唱《屠城》、《月光》 第一单元 第一课时 欣赏组歌《过雪山草地》 课时信息 2 欣赏大合唱《保卫黄河》,用轮唱 第一单元 第二课时 的方法演唱《保卫黄河》 3 学唱《游击队歌》 第一单元 第三课时 二、教学分析 (一)课标要求 《岁月回声》是九年级下学期首个学习单元。这个单元内容包括:重点学唱《游击队歌》,重点学唱、欣赏《保卫黄河》,欣赏《过雪山草地》与《屠城》、《月光》等。按照《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总目标中: 感受和理解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和学段目标中第四学段(8-9 年级)目标中: 能较好地把握音乐的思想感情和内涵意蕴,理解作品中蕴含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体悟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等,增强国家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入感知、体验、理解音乐的感性特征和审美特质,辨识不同音乐表现特征的差异与联系,具有初步的音乐欣赏与评述能力;保持对音乐的浓厚兴趣,养成积极乐观的态度。 主动参与音乐表现活动,能进行富有个性和创意的二度创作及表现形式的创新,不断提高创意实践能力和艺术表现水平,在实践中增强自信心,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认识不同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表现手段和审美特征,理解音乐与其他学科,以及人类生活、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紧密联系和相互作用。 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掌握以下内容: 1.通过演唱和欣赏音乐作品,感受、体验、理解作品所表现的中华民族英勇战斗的精神和革命前辈的崇高理想。 能够了解“大合唱”“组歌”等声乐演唱形式,认识作曲家冼星海、贺绿 汀。 能够用坚定有力、富有弹性的声音、清晰的吐字,有表情的独唱或者参与齐唱、合唱、体验、比较。记住《黄河大合唱>的曲作者冼星海。 4.在感知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学习音乐知识“歌唱的情感与声音”,并用所学知识,参与到音乐实践中去。 5.能够听辩歌曲的不同情绪,体会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所选题材上都是表现革命前辈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优秀音乐作品。特别是作品中表现我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不屈的光辉形象,以及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残暴罪行的内容,这些对于生活在和平年代的青少年来说,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游击队歌》 我国著名音乐家贺绿汀作词、作曲的《游击队歌》是抗日战争时期风行全国、家喻户晓的经典名作。节奏活发、富于变化,曲调轻快、充满旺盛的活力,具有鲜明的进行曲风格。歌曲生动的刻画了游击战士在敌后艰苦环境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刻画了游击战士机智、灵活、勇敢、顽强的群体英雄形象,深刻的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反击侵略者的坚强战斗决心。 歌曲原为 G 大调(课本改用 F 大调),4/4 拍,结构为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 段(第 1--8 小节),由 4+4 的平行乐句构成,采用了弱起节奏形式及小军鼓号角式的明亮音调,巧妙地塑造了游击战士勇敢顽强、机智灵活、乐观豪迈的英雄形象。 段(第 9--16 小节),分两大乐句。第一乐句(4 小节)为新材料,节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显得沉着、坚定。旋律先抑后扬,并在句尾向属关系离调,与 A 段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展现了游击战士坚定、勇敢、豪迈、乐观的精神面貌; 第二乐句再现了 A 段的第二乐句,与第一乐段形成统一,坚定地表达了游击战士们抗战到底的决心。 歌曲生动地表现了敌后游击战士在艰苦环境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刻画了游击战士们顽强战斗、机智灵活的英雄形象,反映了中国人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