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262930

【核心素养目标】1.1.1生物的特征(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日期:2024-06-04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1次 大小:155930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生物,核心,素养,目标,1.1.1,特征
  • cover
1.1.1 生物的特征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生命观念:通过比较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以及学习生物的基本特征,让学生认识到生物是有生命的物体,并初步树立生物学中的结构功能观等生命观念。 2. 科学思维: (1)观察生物与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举例说明生物的特征。 (2)通过观察和比较,对生物基本特征进行归纳和概括。 3. 态度责任:从认识生物的特征引发学生对大自然中生物生存现状的思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用观察和对比的方法,分析图片上的各种生物或者非生物的特点,总结出生物的共同基本特征。 2.教学难点:植物的营养、呼吸、排出废物 三、教学设计思路 七年级学生对生物和非生物一定的鉴别能力,但不能描述二者之间的差异。本节师先通过设疑什么是生物,生物与非生物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比较的方法,从而应用在生物学的学习中。 生物的特征是认识生物的起点,是学生从具体的生物个体到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与存在形式———生物圈的认识的起步。教师在本节课重点要通过图片、生活经验和视频引导学生观察认识生物的基本特征,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分析得出结论,部分特征教师可以适当补充和提示。最后由学生归纳总结,突出重点。 四、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展示图片或者播放视频,引入课题。 【新课学习】 学习目标一、科学探究的方法 师引导学生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物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那科学探究的方法由哪一些呢? 生可以通过自己理解畅所欲言 师生归纳: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收集和分析资料法等等。在以后的生物学学习中会陆续用到。 今天的这节课要认识生物,就必须进行观察。什么是观察呢? 播放视频:观察法。 观察是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给同学们讲解观察时所用到的工具和基本了解,让学生学会如何观察,鼓励学生平时多观察周围的事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学习目标二、生物的特征 1.问题导入:想一想,议一议:有的机器人能用乐器演奏出优美的曲子。有的机器人还能做操、跳舞、踢足球,甚至与人交谈。为什么说机器人不是生物?请说出你的理由。 2. 图片展示:思考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 展示问题,阅读课文,思考生物具有哪些共同的特征,并举例说明。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展示动植物的图片。 思考 :植物怎样获得营养物质的?动物又是怎样获得营养物质的? 归纳:绿色植物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需要的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绝大多数植物的营养方式叫做自养。 动物不能制造有机物,它们以植物或别的动物为食,从中获得营养物质。这种营养方式叫做异养。 生物能进行呼吸 跟学生共同感受呼吸并观看鲸鱼呼吸时喷出的水柱动图及小鸟呼吸,让学生理解绝大多数生物呼吸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植物也是要进行呼吸的。此处如有时间可展开拓展:植物需要氧气吗?(七年级的学生尚未厘清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这里可适当展开) 师可以出示提示: 为什么浇水过多会导致植物烂根? 有人说晚上卧室里不宜摆过多的植物,你认为有没有道理? 归纳: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同时也要通过呼吸作用,吸入氧气分解有机物,为植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同时,也呼出二氧化碳。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从撒尿小英雄于连的故事引入,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总结人体组织细胞排出废物的三种方式,拓展排泄的概念和过程。而植物身体内产生的废物可以通过落叶的形式带走一部分,让学生找到共同点。特别强调易混淆点:排便是排遗,并不属于这一点。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展示含羞草的叶片受到触碰会闭合的动态,同时播放猎豹追捕羚羊的动图,让学生总结出此特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