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275984

2024届福建省部分地区高三上学期期初语文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6次 大小:15974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4届,试卷,阅读,文言文,汇编,期初
  • cover
文言文阅读 福建省漳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景公信用谗佞,赏无功,罚不辜。晏子谏曰:“臣闻明君望圣人而信其教,不闻听谗佞以诛赏。今与左右相说颂也,曰:‘比死者勉为乐乎!吾安能为仁而愈黥民耳矣!’故内宠之妾,迫夺于国,外宠之臣,矫夺于鄙,执法之吏,并荷百姓。民愁苦约病,而奸驱尤佚,隐情奄恶,蔽谄其上,故虽有至圣大贤,岂能胜若谗哉!是以忠臣之常有灾伤也。臣闻古者之士,可与进之,不可与退之。臣请逃之矣。”遂鞭马而出。 公使韩子休追之,曰:“孤不仁不能顺教夫子休国焉而往赛人将丛而后。”晏子遂鞭马而返。 (节选自《晏子春秋·卷一》) 材料二: 齐有北郭骚者,结罘罔,捆蒲苇,织葩屦,以养其母,犹不足,踵门见晏子曰:“窃说先生之义,愿乞所以养母。”晏子使人分仓粟、分府金而遗之,辞金而受粟。 有间,晏子见疑于齐君,出奔,过北郭骚之门而辞。北郭骚沐浴而出,见晏 子曰:“夫子将焉适 ”晏子曰:“见疑于齐君,将出奔。”北郭子曰:“夫子勉之矣。”晏子上车,太息而叹曰:“婴之亡岂不宜哉 亦不知士甚矣。”妥子行。 北郭子召其友而告之曰:“说晏子之义,而尝乞所以养母焉。吾闻之曰:‘养及亲者,身伉其难。今晏子见疑,壹将以身死白之。”著衣冠,令其友操剑奉笥而从,造于君庭,求复者曰:“晏子,天下之贤者也,去则齐国必侵矣。必见国之侵也,不若先死。请以头托白晏子也。”因谓其友曰:“盛吾头于笥中,奉以托。”退而自刎也。其友因奉以托。其友谓观者曰:北郭子为国故死,吾将为北郭子死也。”又退而自刎。 齐君闻之,大骇,乘驲而自追晏子,及之国郊,请而反之。晏子不得已而反,闻北郭骚之以死白己也,曰:“婴之亡岂不宜哉 亦愈不知士甚矣。” (节选自《吕氏春秋·季冬纪》)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孤不仁[A]不能B顺教C夫子D休国焉E而往F寡人G将H从而后。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谏,旧指规劝君主或尊长,使其改正错误,与“犯颜直谏”的“谏”词义不同。 B.奄,指覆盖、掩盖,与《陈情表》中“气息奄奄”的“奄”词义不同。 C.适,指到,与《赤壁赋》中“而吾与子之所共适”的“适”词义不同。 D.侵,指被侵犯,与“函谷举”的“举”表示被攻占,两者的用法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齐景公听信并任用谗邪奸佞之人,赏赐无功之人,惩罚无罪之人,这让晏子感到很不满;他面见齐景公,对朝廷内外的胡作非为进行了严厉的批评。 B.晏子认为;古代贤士为官与否在于国君是否可以亲附,而现在齐景公疏远贤臣,于是他便策马离开了齐国;景公派人把他追回,并当面向他道歉。 C.晏子离开齐国时,路过自己曾帮过的北郭骚的家门,北郭骚恭敬地迎接他晏子向他辞别并说明离开原因,北郭骚只是简单地劝慰,晏子叹息不已。 D.北郭骚为报答晏子恩义,在朝廷门前自刎,而他的好友有感于他的义举随后也在朝廷门前自刎;晏子回来后得知此事,深感自己太不了解士人。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晏子使人分仓粟、分府金而遗之,辞金而受粟。 (2)今晏子见疑,吾将以身死白之。 14.齐国君王两次追回晏子的原因有何不同 请简要说明。(3分) 福建省三明市一中2023—2024 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3.(1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昔者,七十九代之君,法制不一,号令不同,然俱王天下者,何也?必国富而粟多也。夫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