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292241

13.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之伏笔的运用 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61次 大小:1619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13.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伏笔,运用,教案,统编
  • cover
13.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之伏笔的运用 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教学内容】《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伏笔的运用 【教学目标】通过梳理文本内容,探讨伏笔在情节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通过伏笔手法运用的分析,体会施耐庵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分析伏笔在情节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导入 通过“草蛇灰线,伏脉于千里” 引入伏笔手法的运用。 草蛇灰线:比喻事物留下隐约可寻的线索和迹象。在文学作品中:“草蛇灰线,伏脉于千里之外”属于埋伏笔的方法,这使小说环环相扣,前后呼应。 手法探讨 请同学们运用草蛇灰线法分析本文。请寻找文中的伏笔,并找到相应的照应。 1.在完成上述任务之前,请同学们先理一理本文出现的故事情节。 情节:“沧州遇旧交”“密谋害林冲”“买刀寻仇”“刺杀仇敌”“出门沽酒”“隔门戏”“草场交接”“逼上梁山”…… 2.请同学们分析这些情节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明确:林教头沧州遇故知一节,作者巧妙插入林李二人的认识经历,不仅表现了林冲的正直善良、扶危济困和侠肝义胆,而且为后文李小二知恩图报、酒店偷听埋下伏笔,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而酒店密谋又做了后文山神庙林冲隔门听到三人一番谈话、解开疑团、得知原委的伏笔,环环相扣,前后呼应。除此之外,更有李小二报信后林冲“买刀”寻敌与后文“取刀”杀敌的伏笔照应。 3. 除这几处伏笔以外,同学们还能找出文中其他的伏笔吗?请参照表格完成内容。 林李关系 李知恩图报 买刀寻敌 取刀杀敌 老军借酒葫芦 买酒 风雪 草屋倒塌 买酒前覆火盆 草料场失火原因 林冲将大石靠门 陆虞侯三人推不开门 老军借酒葫芦给林冲买酒的伏笔与照应,风雪天气与草屋被雪压塌的伏笔和照应,林冲沽酒前盖火炭与草料场失火的伏笔与照应,林冲山神庙将大石头靠了门与陆虞候三人用手推不开门的伏笔与照应, 4.你觉得开头“林李关系”这一部分,是否只是一处闲笔? 明确:我们研读一下开头部分,课文节选部分开头写道到:当初在东京时,多得林冲看顾……救了他免送官司。又也陪了些钱财,方得脱免。京中安不得身,又亏林冲赍发他盘缠,于路投奔人。从这段描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扶危济困、侠义的林冲。显示出林冲的侠义精神,为人善良正直,有扶危济困的行为。正是因为林冲往日的帮助,李小二在重逢恩人后,才会急于报恩,时时处处关照,也为后文情节发展作铺垫;同时,林冲与李小二身份迥异的朋友义举,有恩不记,知恩必报,也反衬出陆谦之流的背信弃义,为人不齿。故,并非闲笔。 5. 金圣叹曾评价“写雪妙绝”,到底妙在哪里?请从文中找出原句品读分析。再说一说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明确:草场交接: 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出门买酒: 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 买酒回来: 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正是因为有这几段雪景的描写,让后面草屋被压塌,林冲躲过陆虞侯等人放火烧草料谋杀他埋下了伏笔。不仅为人物的活动渲染了气氛,更是推动了整个故事的发展。 总结 细细品味,该文处处有伏笔,时时有照应,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可谓匠心独用,妙笔生花,不落俗套,精彩传神。伏笔与照应既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丰富了人物的形象,又深化了文章的主题,体现了施耐庵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 四、作业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并仔细阅读《水浒传》中的任意一章,尝试找出文中的伏笔和照应,分析其中的妙处,并把分析的内容,形成文字,最后进行归纳总结,体会施耐庵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