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338213

教科版五上科学2.1《地球的表面》课件(64张PPT)+教案+课后练习+素材

日期:2024-05-21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96次 大小:23987260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教科,练习,课后,教案,PPT,64张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 地球表面的变化 地球的表面 【教材简析】 本课是五年级上册《地球表面的变化》单元第1课。作为单元的起始课,本课为整个单元的学习起到“奠定知识基础,提供思维线索”的作用。首先,教科书提供了世界地形图、我国的地形图以及各种典型地形地貌的图片,引导学生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进行观察,学习描述地形的特点,对地表的各种形态进行初步的认知。学生感叹大自然神奇力量的同时,进一步思考这些奇妙的地形地貌形成的原因,并结合已有认知作出猜想。 “地球的表面”指的是地球表面的形态,又称地形、地貌。它是复杂多样,不断变化的,是地球内部运动和外力作用共同形成的。本课是单元的起始课,属于课标中“地球与宇宙”中“地表及变化”的范畴,为整个单元的学习起到“奠定知识基础,提供思维线索”的作用。从地球表面本来就是这样的吗?到思考是什么力量使地球变成现在的样子?为后续学习提供概念建构思路和基础。 本课的设计线索体现了从整体到局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思维过程,学生在观察和描述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的特点的基础上,对地球表面的布局有感性的认识,进而引发学生更深层的思考:对地球全貌的观察(观察地球图片,产生感性认识)———陆地内部主要地形的观察(观察世界地形图和中国地形图,建立具体的“地形”概念)———每一个典型地貌的观察(观察和分析典型地形地貌的特点,并猜测其形成原因,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提供线索)。 【学生分析】 对于地球的表面形态,五年级学生已有一些见闻,他们在旅途、科普书籍和网络中接触过一些地形地貌,也能说出个别常见地形及其特点。但因缺乏系统的认识,即便学生知道高地、山地、平原和丘陵等地形名称,也无法将地形名称与实际的地理意义进行对应,无法对地形形成的原因进行合理猜测。针对每种典型地貌有什么特点,很多学生也是似懂非懂。对地貌特点进行描述时也较难运用准确的词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丰富的视频和图片资料,进行引导性的设计,使学生用科学的词语描述地形及其特点,进而对地球表面形态发生变化的原因进行有依据的猜测。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1.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是复杂多样的,也是不断变化的。 2.常见的陆地地形有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台地和盆地等。 科学思维 1.能够通过观察、分析图片等资料获得关于地形地貌特点的信息。 2.能够用恰当的词语描述常见地形地貌的特点。 3.能够对地形地貌变化的原因进行有依据的猜测。 探究实践 1.愿意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 2.发展探究地形地貌变化原因的兴趣。 态度责任 意识到各种各样的地形地貌是大自然赐予我们人类的宝贵自然遗产。 【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分析几种地形地貌的特点,根据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对地形地貌的形成原因做出初步猜想与解释。 难点:对主要地形地貌形成原因进行合理的推测。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世界地形图或地形地球仪、中国地形图或地形地球仪、典型地形地貌的图片、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典型地形地貌的视频、世界地形图、中国地形图、班级记录大表、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观看从空间站俯瞰地球全貌视频。 教师:如果我们乘坐交通工具在广袤的地球表面长途旅行,有可能看到:有可能看到雄伟的高原、绵延的群山、广阔的平原、低缓的丘陵、幽深的峡谷,以及四周群山环抱、中间低平的盆地……,地球表面的地形是多种多样的。(出示图片)地球表面都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地球看起来大部分是蓝色的、有很多水、也有一些陆地;地球不是光滑的球;地球表面上有不同的颜色…… 教师追问:地球的现有面貌是本来就有的吗?还是什么力量使它变成了现在的样子?(板书:地球的表面) 学生:不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