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342384

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银屏之歌——《悍牛与牧童》 课件(共13张PPT)+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10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7次 大小:7054153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教,PPT,13张,课件,悍牛与牧童,之歌
    《悍牛与牧童》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1.聆听《悍牛与牧童》,能感受音乐所传达的情感。 2.了解电影音乐,了解现代音乐及本曲中所使用到的部分乐器。 3.使学生了解音乐在电影艺术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1.聆听《悍牛与牧童》,能感受音乐所传达的情感。 2.了解电影音乐,了解现代音乐及本曲中所使用到的部分乐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欣赏这幅漫画。思考其表现了什么样的场面?试着用语言讲出这个故事。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乐曲就是电影动画片《悍牛与牧童》的配乐,它始终配合动画片牧童驯服悍牛的剧情发展。 【设计意图】通过生动的漫画导入,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 二、新课 1.介绍电影情节 影片开始描绘出一幅宁静的山村野景。音乐由人声断断续续地发出没有明确语义的声调,飘浮不定的短笛声更衬托出山野自然的寂静、古朴。接着影片进入中段,众多的壮汉企图制服一头骠悍的蛮牛,但大家使尽浑身力气却也无济于事,悍牛依旧桀骜不驯。音乐恰恰越加炽烈,喧嚷的声音,紧张的节奏,不协和的音响,让人感受到人与动物之间的争斗、冲突是那样不谐调和激烈。最后,一个小牧童,手拿一束嫩草,轻而易举地驯化了这头悍牛,牧童的行为令众人惊愕不解。当牧童骑上牛背远去,一切又重归于自然、宁静之中。音乐描绘了这一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介绍,交代故事背景,为课程学习做铺垫。 2.欣赏《悍牛与牧童》,乐曲中出现了哪些声音? ———人声、笛声、牛叫、打击乐器。 3.欣赏音乐,匹配情景 (1)壮汉们驯服不了牛时,音乐是如何表现的。 (音乐极不协合,旋律出现了半音关系。) 牧童驯服了牛时,音乐又是如何变化的。 (音乐平稳流畅,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 【设计意图】让学生利用音乐的表现选择画面,让学生真正体验音乐、感受音乐。 4.介绍埙 作者在乐曲中使用了哪种不一样的乐器表现故事呢? 埙是我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迄今已经有7000多年的历史了,音色哀婉而绵绵不绝,很容易就把人带到一种朦胧而令人神往的艺术画卷。 埙是闭口吹奏乐器,音色朴拙抱素独为天籁,在世界原始艺术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埙的早期雏形是狩猎用的石头。有的石头上有自然形成的空腔,当先民们用这样的石头投击猎物时,石上空腔由于气流的作用而产生哨音。这种哨音启发了古代先民制作乐器的灵感,于是早期的埙就产生了。 陶制的埙是古代就流行的乐器之一,属于吹奏鸣响乐器,早在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时期,埙的演奏就很盛行,延续至今。埙在古代用陶土烧制的一种吹奏乐器,圆形或椭圆形,有六孔(现在有八孔,九孔,十孔,双八度等,六孔埙市场上不常见)。亦称“陶埙”。以陶制最为普通,也有石制和骨制等。 【设计意图】介绍乐器埙,使学生了解音乐知识。 5.简单总结 这首作品最有特点的地方就是人声和众多乐器的不同组合展现了不一样的画面,就像七巧板一样不同的组合形态会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感受。这两首情绪截然不同的音乐,来自同一首电影音乐。 【设计意图】简单归纳乐曲特色,使得学生对学习内容有更深刻感受。 6.这首乐曲以及其背后的故事蕴含了什么道理呢? ———与人为善、与自然和谐相处。 【设计意图】使学生能够感受音乐所传达的情感,通过课程学习能获得深层次的感受。 三、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这首聆听《悍牛与牧童》,不仅了解了电影音乐,了解了现代音乐及本曲中所使用到的部分乐器,还感受到了音乐所传达的情感———与人为善、与自然和谐相处。希望同学们能将这层感受带到我们的生活中、学习中。 【设计意图】通过对本课内容简单总结,让学生感知音乐的美好。(课件网) 《悍牛与牧童》 初中音乐 七年级下册 导入 导入 欣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