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361866

10.2《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件(共37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2次 大小:2911063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0.2,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件,37张,PPT,统编
  • cover
(课件网) 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 必修 下册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作者:恩格斯 作者介绍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恩格斯,德国人,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导师和领袖,马克思的亲密战友。在革命斗争中,他和马克思一起创立了无产阶级革命理论———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始于1844年,两人在巴黎相识。之后他们共同战斗,共同创造革命理论,共拟《共产党宣言》,合作《资本论》。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1820—1895) 探寻背景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这位国际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逝世了。3月17日,在伦敦海格特公墓举行了葬礼,葬礼简朴、庄严,在安葬这位伟人的时候,恩格斯作为卡尔·马克思的挚友,代表全世界无产阶级向自己的导师表达了深切的悼念。 题目:《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作者:恩格斯 文体知识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介绍死者逝世的时间,地点以及当时的情况。 悼念———述哀 概述死者生前的功绩 评价———歌功 悼念———颂德 1 2 3 悼念颂扬死者品质的崇高 文体知识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1.按感情来分:悼词中所表达的感情一般是沉痛、悲伤和惋惜的; 2.按用途分:悼词可分为宣读类和书面类; 3.按表现手法分:悼词可分为记叙式、议论式和抒情式。 悼词的分类 文体知识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有叙述,有议论,更有抒情。而且可以说,抒情贯穿着全文。 悼词的特点 内容 感情基调 表达方式 悼词是对死者表示哀悼的话 一般是沉痛、悲伤及哀悼、惋惜 浅尝辄止: 豁然开朗: 繁芜丛杂: 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不深入钻研。 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丛生的杂草多而乱。形容内容、文字或种类繁多杂乱。 一、(1)追述马克思逝世的时间、地点和情景。 ①因为是在葬仪上讲话,需要向全世界公布逝世的准确时间; ②强调这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应当永远不忘的时刻; ③表明马克思生命的每一刻对世界无产阶级都十分宝贵,饱含了对马克思的无限崇敬和赞扬。 作者为什么要在开头点明马克思逝世的具体时间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沉痛悼念 “两分钟”读得稍重一些,--为在最后时刻没能留在伟人身边而后悔。把“在安乐椅上睡着了"读慢一些,把最后一个“睡着了”读得更慢一些,才能够充分表达悲痛之情。 这段话表达了恩格斯什么心情 哪些词语是传达这种感情的关键要点 朗读时应如何处理 二、(2-7)叙述马克思生前的主要活动,评价了马克思一生的伟大贡献。 细读文本 探究问题 “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 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 出版进步报纸和许多富有战斗性的小册子; 在巴黎等地各组织中的工作; 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创立国际工人协会。 革命家: 科学家: 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 发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特殊的运动规律(剩余价值); 研究的领域很多,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任何一个领域都不是浅尝辄止; 科学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他曾经密切注视电学方面各种发现的进展情况,不久以前,他还密切注视马赛尔·德普勒的发现。 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把革命家的内容放在文章的前半部分好不好?说明理由。 三、(8-9)论述马克思在当代的巨大影响,并对他的逝世表示深切的悼念。 分析文本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