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412135

部编版(五四制)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15《地球——我们的家园》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日期:2025-11-23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6次 大小:1486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上册,课时,第一,地球——我们的家园,五年级,编版
  • cover
15《地球———我们的家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运用实证说明目前“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 2.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懂得顺应自然、尊重自然、善待自然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激发感恩地球,珍爱地球,保护地球的责任意识。 教学重点 创设情境,合作探究,感悟理解“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 教学难点 感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感恩自然的馈赠,懂得珍爱地球,做到“知行合一”。 教学准备 教师的 PPT,有关地球和其他星球的资料、视频、图片、音频,学生搜集的案例资料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大家好!欢迎来到王老师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今天,我们将开启一个新的单元的学习。首先,老师问大家一个问题:我们人类和其他生命共同生活在地球上。那么,你了解地球吗?我们的地球最初并不是现在这样的,让我们通过一段视频了解地球诞生和演变的过程。播放“地球诞生与演变”视频。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走近地球,开启第五单元———地球主题的学习之旅,和地球来一场深度的对话交流。同学们,请齐读课题。 二、教学活动 (一)地球是人类唯一的生存家园 活动一:认识地球出示宇航员视角拍摄的地球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地球? 预设 1:地球表面是蓝色、白色的追问:蓝色的部分代表什么呢? 生:海洋 师:对,地球表面是由 71%的海洋和 29%的陆地构成,即七分海洋,三分陆地。谁再说?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地球? 预设 2:地球外面好像裹着一层““纱衣”追问:这层薄薄的纱衣是什么呢? 生:大气层 师:对,这层薄薄的大气是地球的保护层,它可以保护地球的水圈循环,阻隔太阳的热辐射等等。你又看到一个怎样的地球? 预设:我看到地球上的高山大河,平原丘陵...... 师总结:是的,高山大河、平原丘陵,沼泽沙漠,共同构成了地球的地貌,人类、和动植物是生活在地球上的居民,地球就是这样一个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可爱星球。那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个可爱的星球为人类生存提供了哪些必要的条件呢?地球拥有丰富的资源、适宜的温度、水和空气等,是生命的摇篮,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 【设计意图:通过“地球诞生和演变”的视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跟随宇航员视角看地球,以及让学交流“你看到了怎样的地球?地球为人类生存提供了哪些必要条件?”让学生感知地球,了解地球是一个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可爱星球,是我们生命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 活动二:猜想解析,离开地球人类能否生存 不过,人类真的离不开地球吗?(出示环境恶化,满目疮痍的地球)随着环境的恶化,资源的枯竭,很多人都在思考一个问题,如果离开地球,人类还能去哪里呢?请你说 1.观点一:星际移民,探寻人类第二家园是呀,宇宙那么大,有数不清的星球,我们能否在宇宙中找到人类的第二家园呢?出示各星球资料,与地球生存环境进行对比论证。 小组合作探究,明确要求: (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结合搜集的各星球资料,与地球生存环境进行对比,说一说这个星球能否成为人类的第二家园。 (2)每组选一名学生交流汇报。 (3)其他组结合评价量表对该组汇报进行星级评价。每组学生进行汇报。根据评价量表,为各小组的汇报加星评价。 师小结:所以,迄今为止,地球是唯一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 2.观点二:重造地球 同学们,既然外星中找不到像地球一样的生存环境,那么人类能否创造一个适合居住的空间来代替地球呢?20 世纪 80 年代,美国曾建成一个模拟地球生态系统的“生物圈 2 号”。这个宏大的工程被誉为克隆版的地球。(播放“生物圈 2 号”视频)“生物圈 2 号”的实验以失败告终,这也再一次告诉我们:浩瀚宇宙中地球是人类最适宜的,也是唯一的生存家园。 【设计意图:通过各星球与地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