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417570

部编六年级上册语文 第三单元 单元解读

日期:2025-04-28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22次 大小:88107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单元,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解读
  • cover
第三单元 单元解读 【单元主题】 本单元是部编版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的最后一个阅读策略单元,旨在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基本的阅读策略,形成运用阅读策略的意识,成为积极的阅读者。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借用了杨绛的话“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这样的主题设定,既是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趣味性,引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培养阅读习惯;另一方面,也是为本单元的阅读策略的学习设置特定的情境,让学生在运用阅读策略“根据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时,感受到带着不同目的、去不同“人”家里“串门儿”寻找秘密、线索的趣味。 【阅读训练要素】 本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为“根据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统编版教材十分注重对阅读策略的学习和运用,与以往的语文教材相比,除了在教材的不同部分插入阅读策略训练要素,如复述、概括等的训练外,还新增入了专门的阅读策略单元。从三年级到六年级,每个年级的上册都独立设置了一个这样的单元。具体分布如下表所示: 册序 单元 阅读策略单元阅读训练要素 三上 第四单元 围绕“预测”这一阅读策略展开。唤醒学生边阅读边预测的意识。实践并总结预测的基本方法和途径。通过讨论、比较和交流等,引导学生掌握预测这一策略。 四上 第二单元 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 五上 第二单元 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六上 第三单元 根据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 本单元“根据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这一阅读方法,当属于阅读者对自己的阅读实行监测,也就是监测这一阅读策略的子策略。学生在整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不断感悟和积累,尝试运用根据目的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这一策略。 具体来看本单元课文的编排。本单元一共安排了范锡林的《竹节人》,张申碚等的《宇宙生命之谜》和四则材料组合而成的《故宫博物院》三篇课文。三篇课文设置的训练点和学习目标是有层次和梯度的。《竹节人》作为本单元第一篇课文,其让学生根据给出的三个不同的任务,运用不同方法来阅读课文,这就是让学生整体感知本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感受到因为阅读目的不一样,所以选择的阅读内容的内容不一样,在这个过程中使用的阅读方法也会有所区别。 第11课《宇宙生命之谜》的特点,在于其用批注的形式,向学生们展示了一位同学根据带着一个给定的阅读目的,进行有目的地阅读的思维过程,以及很多的阅读方法。课后题中还设定了三个有目的地阅读的课内迁移活动,让学生自己学习运用不同目的下,如何使用不同的阅读方法。 (旁批) (课后习题) 第11课《故宫博物院》,则是由则四材料组成,每一则材料都围绕不同的内容介绍了故宫。第三则材料更是采用了学生比较陌生的图表方式来呈现。可以说,第11课提供了一个非连续性文本给学生,让他们根据实际的问题,来进行阅读综合实践。三篇课文,可以说是从初步感受,到具体指导,再到放手实践,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完成了本单元阅读训练要素的学习实践活动。 以上这些习题和提示语为我们落实本单元语文要素提供了方法,现制定并细化本单元的阅读学习目标 如下 : 1.明白“有目的的阅读”就是根据自己的阅读目的,选择恰当的阅读材料和方法进行阅读的活动。有目的的阅读是阅读高效的一种表现。 2.通过感知课文内容,明确自己的阅读任务,有针对性地选择与阅读目的关联性较强的内容,选择恰当的阅读策略来进行阅读。 3.在阅读时,可以通过勾画、批注关键信息的方式,完成阅读任务。 4.能够掌握并运用阅读策略,形成运用阅读策略的意识,自主展开“有目的的阅读”,成为积极的阅读者。 【识字写字训练要素】 本单元要求学生会写28个字,会写39个词语。高段学生已经具备了独立识字的能力,六年级在写字上强调硬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