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519180

五年级科学上册(青岛版)第11课热辐射(教学设计)

日期:2025-09-19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9次 大小:1689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五年级,科学,上册,青岛,11课,热辐射
  • cover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十一课 《热辐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目标:知道太阳的热可以不依靠任何物体直接传递地球上来。知道热辐射是一种热传递的方式。 科学思维目标:认识不同颜色的物体吸收太阳光的能力不同。能从不同视角提出研究思路,采用新的方法完成探究. 探究实践目标:能基于所学知识,制定较完整的探究计划,初步具备控制变量的意识,并能设计单一变量的实验方案。 态度责任目标:在进行多人合作时,愿意沟通交流,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了解人类的好奇和社会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着社会发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不同颜色的物体吸收太阳光的能力不同。 教学难点:根据假设做简单的验证性实验。 【教学准备】 温度计、白纸、黑纸、空易拉罐等。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听过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个故事吗? 课件出示卖火柴的小女孩视频。 师:卖火柴的小女孩是怎样来取暖的?点燃火柴就会感到温暖,这是为什么呢? 生:火柴燃烧会产生热量,火柴的热量传递到了小女孩身上,小女孩就会感到温暖。 师: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现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些问题。 板书课题 探究新知 活动一:太阳的热是怎样传递到地球上的? 师:太阳是一个巨大热气球,它距离地球15000万千米,而地球周围的空气只有2000—3000千米,地球与太阳之间很大一段距离是没有空气的,这里几乎没有任何物质,那么太阳的热是怎样传递到地球上的呢? 学生猜测。 师:是我们之前学过的热传导原理吗? 生:热传导时,热可以沿着物体传递,太阳和地球之间没有物体,所以不是热传导。 师:是我们之前学过的热对流原理吗? 生:热对流时,热可以在空气或液体这些物体的相对流动中传递。地球和太阳之间是真空的,既没有气体也没有液体,所以不是热对流。 师:那是怎么回事呢?我们用“小太阳”模拟太阳,来感受一下。 注意思考: 1.“小太阳”的热是怎样传递的? 2.为什么打开“小太阳”后,不用接触它,马上就能感觉到热? 3.由此推想,太阳的热是怎样传递的?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 交流讨论。 师生共同总结: 太阳的热可以不依靠任何物体而向周围发射,这种传递热的方式叫作辐射。热辐射不需要依靠空气、水等任何物质,即使在真空中也能进行。 课件出示视频:太阳的热辐射原理。 活动二:不同颜色的物体吸收热辐射的能力相同吗? 师:夏天天气很热,阳光很强烈,在夏天,你最喜欢穿什么颜色的衣服? 生:白色。 生:粉色。 生:蓝色。 师:我发现同学们在夏天都喜欢穿颜色浅一些的衣服,这是为什么呢? 生:因为穿深色衣服太热了。 生:穿深色衣服会吸收热,会让人觉得更热。 讨论:怎样证明我们的推想是否正确 总结:为了比较出深色物体和浅色物体吸收辐射热是否相同,可以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深色和浅色物体的吸热对比。 课件出示实验器材。 师:你能根据实验器材,制定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吗?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谈论制定实验方案。 学生交流完善实验方案。 总结: 实验步骤: 1.以太阳光作为热源。 2.将黑色纸和白色纸分别做成封闭的纸简。 3.把温度计的下端放人纸简中,观察温度的变化。 师:为了更好的完成实验,我们在做实验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生自由发言。 总结: 1.认真观察。 2.小组合作。 3.及时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 小组做实验,教师巡视。 交流实验现象: 温度计在黑色纸简中的温度更高。 得出实验结论: 不同颜色的物体吸收热辐射的能力不一样。一般来说,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收热辐射的能力强。 师:你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物体吸热本领不同的特性? 生自由发言。 师总结: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管是黑色的;汽车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