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 第3节 自然界中的水 设计说明 本节课主要介绍三部分内容:一是水的组成,二是水的净化,三是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对水的组成的认识是通过氢气的燃烧实验、水的电解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分析获得的,体现了认识客观世界的科学过程和方法。这样展现知识具有启发学生思维的作用,同时也渗透了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结合水的分解反应深化对化学反应的认识———有新物质生成,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不变等规律。 水的净化是学生在学习了实验基本操作、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实验之后进行的实验基本操作学习。一方面,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动手操作能力,另一方面,水的净化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学生的学习兴趣较高。因此本节课主要采用先学后教,学生实验与教师演示相结合的方法。在本节课中包含了明矾吸附、过滤、活性炭吸附,假如每个实验都进行学生实验探究,则时间紧且学生不容易抓住重点,因此探究重点放在过滤操作。在进行过滤实验操作时规范到位,可达到良好的效果。本节课选取了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素材,让学生通过感悟、体验后在内心深处产生需要的倾向,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 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是从水资源概况和爱护水资源两方面介绍的。一方面从储量上说明水的丰富,另一方面从可直接利用的淡水量上说明水的短缺,要求学生用辩证的眼光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短缺,这部分内容文字不多,主要通过一些数据和图表来说明水资源情况,意在强化学生的爱水、节水意识。水资源保护是从节约用水和防治水污染两个角度介绍的,同样阐述不多,以图表代文字。考虑到节水和水污染问题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有关宣传、报道的资料非常丰富、易得,相关内容也很好理解,因此节水只是以举例的方式简要给出工农业生产、生活中的节水思路;防治水污染则只从污染源角度简明概括引起水污染的原因、水污染的危害及防治方法。课本只给了学生关于节水和水污染问题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概念和思路,具体的内容待学生在课内外的一些活动中自己去寻求并获得。教材后的调查与研究和习题就是在引导学生进行这类活动。这样既体现了教材最基本的教育目的,又给教师的发挥和学生的探索留下了较大的发展空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水的组成。 2.能利用水的分解和氢气的燃烧分析水的组成。 3.知道硬水与软水的区别,能用简单的实验检验硬水和软水。 4.了解水净化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 1.了解并体验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过程和方法。 2.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简单的混合物。 3.充分利用讨论,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实验现象的能力和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养成节约用水、自觉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2.通过学生参与水净化过程的实验探究,感受化学对生活、对社会的积极意义,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水的组成。 2.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 3.水的净化。 教学难点 1.硬水的特点。 2.水的净化方法。 教学方法 探究法: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学会水的电解、过滤等基本实验操作,认识静置沉淀、吸附沉淀、过滤等净水方法。 调查法:通过一些课内外的调查活动,认识硬水的危害性,了解鉴别硬水和软水的基本方法,从而形成节约用水的意识。 教具、学具 直流电源、水电解器、木条、玻璃棒、酒精灯、漏斗、滤纸、烧杯、铁架台(带铁夹)、稀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氯化钠溶液、肥皂水、氯化钙、明矾、活性炭、多媒体课件等。 授课时数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我们身边的两种常见物质———氧气和二氧化碳。本节课开始我们一起学习我们身边的另一种常见物质———水。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