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项链 莫泊桑 居伊·德·莫泊桑 (1850—1893) 19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生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和356篇中短篇小说,他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 莫泊桑出身于一个没落贵族之家,母亲醉心文艺。他受老师、诗人路易·布那影响,开始多种体裁的文学习作,后在福楼拜亲自指导下练习写作,参加了以左拉为首的自然主义作家集团的活动。他勤奋地创作了一生,由于过度劳累得了精神错乱病,后来被送进巴黎的一家疯人院。1893年7月6日莫泊桑逝世,年仅43岁。 作者 短篇小说: 《羊脂球》《两个朋友》《米隆老爹》 《项链》《我的叔叔于勒》 长篇小说: 《一生》 《漂亮朋友》 作品 莫泊桑 (法) 契诃夫 (俄)———《变色龙》 欧·亨利 (美)———《最后一片树叶》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这篇小说写于1884年,当时正是法国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的时代,大资产阶级依靠疯狂的掠夺和残酷的剥削走向垄断并当权,他们过着奢侈的生活,追求享乐,贪慕虚荣,成为一种恶劣的社会风气。上流社会糜烂生活和唯利是图的道德观念影响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同时小资产阶级的经济地位极不稳固,他们“升级”成为大资产阶级者寥寥无几,而破产沦为平民阶层的越来越多,所以羡慕上流社会,追求虚荣已经成为他们的普遍心理。 背景 作者曾做过海军部、公共教育部的下级官吏, 对小资产阶级的尴尬处境感受很深 。1878年,他调到会计部门工作以后,科长明确禁止他做公务以外的事, 他无法忍受,只得放弃海军部较好的经济待遇,由福楼拜介绍到公共教育部做一名随员.... 他的作品中对小资产阶级生活的不稳定与处境寄托了深切的同情。 背景 莫泊桑的《项链》是一篇揭露资本主义社会没落本质的短篇小说,曾受到鲁迅先生推崇。鲁迅说:“无论从形式、结构,以及表现手法来看,都达到了短篇小说要求具备的高度。 小说以“项链”作为标题,是小说常用的“物线法”。请想一想《项链》这个标题与作品的情节有什么关系? “项链”是小说情节结构的线索,直接决定了作品人物的遭遇、命运。 默读课文,口述故事梗概 路瓦栽夫人(主人公):借项链、失项链、赔项链———项链是假的! 伧(chen) 黯(àn) 碟(dié) 肴(yáo) 秽(huì) 觑(qù) 赁(lìn) 誊(téng) 褶(zhě) 惆(chóu)怅(chàng) 字词 1 丰韵 优美的姿态(多用于女子),也作“风韵”。 2 寒伧 同“寒碜’。寒酸、破陋、贫穷、不体面的意思。 3 沽名钓誉 故意做作或用某种手段骗取名誉。沽,买。 4 自惭形秽 因为自己的样子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 5 怨天尤人 指遇不顺心事时责怪别人。尤,责怪,归罪。 6 面面相觑 互相望看(显出惊惧或无可奈何相互望着的样子)。觑,偷看。 字词 本文的故事情节是怎样发展的? 划分课文层次 课文分析 小说由七个小部分构成(文章已分行隔开),其中有的内容彼此紧密联系,可并为一个大部分。 第一小部分写路瓦栽夫人的梦想跟第二小部分侧重写丈夫答应为她做件新衣裙,以及第三小部分写借项链的事有因果关系,可并为一个大部分。 第六小部分写十年艰辛生活和巨大变化跟第五小部分赔项链也有因果关系,同样可并为一个大部分。 第三部分 赔项链(从“过了一个星期”到“也可以成全你!”) 第四部分 发现项链是假的(从“一个星期天”到结束) 第一部分 借项链(从开头到“接着就带着这个宝物跑了。”) 第二部分 失项链(从“舞会的日子到了”到“她照他说的写了信。”) 课文分析 课文分析 朗读一至三小部分(有关“她”的描写,由女生朗读;有关“他”的描写,由男生朗读。) 请用一两句话概括第一大部分所写的内容。 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