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609694

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 上册第五单元阅读与欣赏17《我的母亲》学案

日期:2025-05-23 科目:语文 类型:学案 查看:83次 大小:6327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中职,阅读,我的母亲,欣赏,单元,语文
  • cover
《我的母亲》导学案 班级:_____ 姓名:_____ 课题:《我的母亲》 编号: 课型:新授 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时间: 教师寄语: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以时间为顺序的叙述方式。 2、感受作者对母亲的热爱、感激和怀念之情。 3、品味课文自然朴素又充满感情的语言特色。 重点:体会母亲的形象,培养健康的情感。 难点: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 预习案 一、走近作者 老舍(1899年~1966年),现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祖籍北京。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话剧《茶馆》《龙须沟》等。1951年,老舍因创作歌颂人民政府为普通市民办实事的《龙须沟》而被北京市政府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1942年,老舍的母亲在北京去世了。差不多一年之后老舍才得到这个不幸的消息。于是,他饱含血泪,第一次详尽地回忆了母亲的身世、自己艰难的降生、父亲的死亡、家庭在八国联军烧杀北京时所遭遇的不幸、母亲撑持家境的坚强与辛酸、终生的刚强与贫苦。 二、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舐犊( ) 敷衍( ) 撮土( ) 丧事( ) 窘( ) 揣( ) 供给( ) 廿( ) 殷勤( ) 庚子( ) 惦念( ) 2、给下列多音字组词 整体阅读,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1、标出文章的自然段序号,找到表示时间的词语。 2全文是按 顺序来写的,主要写到了发生在母亲及“儿子”身上的哪些事情 第1—2自然段: 第3—6自然自然段: 第7—12自然段: 第13自然段: 第14自然段: 第15—16自然段: 第17自然段: 探究案 1、说一说作者笔下的母亲是怎样的一个母亲形象。 作者是如何刻画母亲形象的?找出文中对母亲的细节描写,品味体会,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提示:描写人物的方法有: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就是对人物的语言、动作、服饰以及内心的微妙活动或有关事物的细小环节等进行具体细致的刻画。) 答: 成功的细节描写,是本文刻画人物的一个突出特色,既表现出了母亲的性格特点,生动传神;又表达了母亲对儿女们的深厚情感,感人至深。 作者在文章中写道:“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母亲对我进行了什么样的“生命教育”呢?小组讨论,概括总结。 答: 巩固案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家谱(pǔ)  撮土(cuō)  出头露面(lòu) B.刮痧(shā) 就寝(qǐn) 不着边际(zhuó) C.私塾(shú) 敷衍(fū) 唾手可得(tuò) D.异域(yù) 凄惨(cǎn) 大楷字帖(tiè)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母亲出嫁大约是很早,因为我的大姐现在已是六十多岁的老太婆,而我的大外甥女还长我一岁啊。 B.舅父与表哥们往往是自己掏钱买酒肉食,这使她脸上羞得飞红,可是,殷勤的给他们温酒作面,又给她一些喜悦。 C.皇上跑了,丈夫死了,鬼子来了,满城是血光火焰,可是母亲不怕,她要在刺刀下,饥荒中,保护着儿女。 D.母亲对儿女是都一样疼爱的,但是假若她也有点偏爱的话,她应当偏爱三姐,因为自父亲死后,家中一切的事情都是母亲和三姐共同撑持的。 3.下列各句中破折号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遇上亲友家中有喜丧事,母亲必把大褂洗得干干净净,亲自去贺吊———份礼也许只是两吊小钱。 B.给亲友邻居帮忙,她总跑在前面:她会给婴儿洗三———穷朋友们可以因此少花一笔“请姥姥”钱…… C.当花轿来到我们的破门外的时候,母亲的手就和冰一样的凉,脸上没有血色———那是阴历四月,天气很暖。 D.“好看的干菜,———听到风声了吗?”赵七爷说。 4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